風微涼,夜未央,古人的中秋如何風雅有趣?

良宵吟-楊致儉琴簫合奏《漁樵問答》.mp34:57

來自怡玲愛生活

中秋-緣起

一起,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

《禮記》上記載: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二起,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

“秋”字的解釋是:

“莊稼成熟曰秋”。

《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約827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風微涼,夜未央,古人的中秋如何風雅有趣?

中秋-賞玩

古人之雅興:『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風;南面長松一株,可掛明月』,只一『掛』字,則盡顯主人性情之淡蕩。形不牽於一器一事,而能以物外之心玩月,誠懷雅之人也。出塵忘機,雅賞真境!

風微涼,夜未央,古人的中秋如何風雅有趣?


風微涼,夜未央,古人的中秋如何風雅有趣?

宋書有載:『京師賞月之會,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軒庭雅潔,隨陳傢俱香茗、珍果名點,清客對坐,邀月當戶。或棲於池畔,清風拂波,涼意滿懷,閒看游魚戲月,遂生濠梁之想。煙靄暗浮,香月俱妙,不知是寶香借韻於水月,還是水月借韻於寶香。

韓熙載歡飲達旦,擊鼓奏樂夜宴至天明,主客盡歡;蘇東坡「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知己小聚,閒適愜意;秋山月夜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怡然自得,您都將在這場「中秋雅集」中尋覓一二。

良宵未央秋階涼,玉枕瑞腦桂華香。

清光解茗琴心繫,嘉客歡語追月長。

潮生玉輪,月華照君,神遊故國,飛度關山。期待共赴「中秋雅集:月下琴茶香,雅聚酬知音」。

風微涼,夜未央,古人的中秋如何風雅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