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炎炎夏日,漫步貴州園,一股清涼氣息撲鼻而來。這裡曲徑通幽,樹木蒼翠,百草繁茂。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曲徑通幽的林間小道

  如果你足夠心細,你會發現,身邊藏著很多叫得出或叫不出名的中藥材。貴州自古就有“黔地無閒草,夜郎多靈藥”的說法,這也是貴州園景觀設計師們融入的地域元素。這裡不僅能尋到杪欏、紅豆杉、珙桐等國家珍稀保護植物的蹤跡,還能看到茶葉、刺梨、石斛、水果、辣椒等貴州農村產業革命的成果,800多種奇花異草,展示貴州喀斯特地貌及喀斯特岩溶地區石漠化治理的成效。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國家珍稀保護植物“蕨類植物之王”桫欏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園內種植的靈芝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鐵皮石斛仿生栽培

  在貴州園,體現貴州風土人情的個性化設計元素隨處可見。

  貴州園坐擁中心湖岸,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東靠綠博園核心主峰,與西入口形成東西主景觀軸線,靠山傍水,南北貫通,是面積最大、投資最多的地方展園。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貴州園航拍圖 劉坤 攝

  貴州園的主題定位是“多彩貴州文化園?生態文明體驗地”,以呈現貴州地域生態之美、體驗黔境人地關係之情、展示國土綠化成就之舉、交流生態文明試驗理念、構成一流生態風情和服務核心目的地為建設目標。設計師通過對貴州傳統村落文化景觀的再現,在原有山水本體的基礎上,尊重原始地形,保持原有山水架構,對地形進行適當調整和空間地形重塑,以近自然手法展現詩意山水的風雅,打造一個集山寨、臺地、壩子、梯田、花坡、山丘、生態島為一體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體。


  貴州園由成就展示區、生態體驗區、濱水田園帶三個分區構成。通過三條遊線,串聯十八個主要景點,打造多彩人文貴州。結合七大生態主題展示體系,給遊客場景式、互動式、故事式的遊覽體驗,展現貴州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及國土綠化成果。


  成就展示區——

  由銀寨、石寨、銅鼓跳花場構成,是遊覽活動的重要區域。

  銀寨是一棟飛簷重疊、參差錯落的建築群,是貴州苗族吊腳樓和侗族風雨廊橋的組合體,形成高低起伏、層層跌落、序列感極強的入口標誌性構築物,既是寨橋,也是寨門,是貴州園的核心景觀和地標建築。

  之所以叫銀寨,是因為它整體為銀白,呈現貴州苗族崇尚的銀色質感,突出展示苗族代代流傳的銀飾文化,象徵財富、純潔和吉祥;而侗家風雨橋也叫福橋,有風調雨順、祈福納祥的文化含義。因此,這座巍峨壯觀的銀寨,象徵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輝煌成就,是一座寓意百姓富、生態美的幸福橋、吉祥橋。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銀寨建設航拍圖 劉坤攝

  銀寨旁邊,就是石寨。綠博會期間,這裡將作為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國土綠化成就的展示空間。

  石寨由7棟造型各異的建築組成,通過對歷史建築材料的復原保護和轉移使用,達到生態修護的作用和對民族歷史記憶的傳承。展示貴州人與自然相處的民居智慧,表現與山地環境相融合的建築形態。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石寨建設航拍圖 劉坤攝

  這座依山就勢、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古樸寧靜的建築群,創意來自600多年曆史的安順天龍屯堡、雲峰八寨等文化遺蹟。

  石寨牆面以石頭擋牆及文化石外貼相結合,以安順天龍屯堡、雲峰八寨的傳統歷史建築為原型,取樣作主體上部,同時在石阡古街巷取樣作主體石牆的下部,對取樣進行高仿塑造,使之肌理、形態、尺度質感等方面與之一致。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安順民居土石板應用到貴州展園建築

  其中,3號樓建築石材,採購於安順地區拆遷的老房子,安順西秀區本寨村顧家老宅,距今130多年曆史,是一座百年單體碉樓。樓高三層,在當時亦是罕見的高樓,建設方對每一塊石材進行編碼標註,高度還原了這一歷史建築。

  銅鼓跳花場位於貴州園正中,是貴州園核心景觀區的入口廣場,這個直徑37 米的圓形場壩,與銀寨相連,與石寨相望,是貴州園內最大的開闊空間地帶,具有良好的集散承載功能。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工人正在鋪設銅鼓跳花場紋飾

  跳花場是貴州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中重要的集散與活動空間,同時也是標誌性的民族文化主題地標。銅鼓跳花場設計以貴州雷山型銅鼓祖鼓紋飾作鋪裝紋理,紋飾細節有太陽紋、鳥紋、牛紋、魚紋、雲雷文紋、糧倉等元素。

  跳花場因地制宜形成臺地生態看臺,綠博會期間,將是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空間,會經常性舉辦少數民族文化展演活動。

  生態體驗區——

  由三生坪、花坡、巖園科普園、藥用植物園、茶田茶室等生態景觀構成,是最能體現貴州“山地公園省”顏值的區域。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茶田茶室

  設計師們結合原有的山林現狀,設計出生態坪、生產坪、生活坪三個獨立的景觀空間,稱為“三生坪”。以貴州少數民族傳統的生活、生產和生態空間為主題,以火塘木屋、生產廊架和秘境蘆笙場為主體,展示傳統生態智慧與人文記憶。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生活坪還原了荔波瑤山瑤族糧倉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碼頭草屋

  其中,生態坪選用楓香、欒樹、銀杏等特色生態樹種為骨架,引入山礬、山桐子、香葉樹等鄉土喬木,下層植物保留成片車前草、紫萁、狼萁等現有地被,以火星花、百子蓮、玉簪、紫嬌花穿插其中,將野趣和園趣有機結合,豐富季相效果,體現貴州人民樸素自然的生態觀;生產坪以展示清水江木商文化為主題,在林相改造方面,引入色彩化、珍貴化、效益化的“林業三化”原則,將生產性樹種和林業樹種引入其中,用大量的馬尾松、紅豆杉、杜仲、楨楠、沉香、米老排、黃花梨、大梔子,體現貴州國土綠化建設成就;生活坪用木屋、火塘、糧倉還原貴州山裡人家的樸素生活,體現貴州村落與自然和諧與共的生態理念。用原汁原味的田園景觀和濃濃的生活氣息,喚醒城市人塵封已久的鄉愁記憶。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火塘木屋一角

  在臨湖水岸上,設計師保留了場地現有樟樹等原生植物,設計出茶田景觀、濱水茶室,二者融為一體,茶田品種有黃金芽、鳥王種、白茶、都勻毛尖茶等,大部分茶苗採自都勻螺絲殼茶山。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茶室內的植物框景

  盛夏時節,邀三兩好友,臨湖納涼,煮水煎茶,吟詩論道,好不快意。

  濱水田園帶——

  由梯田景觀構成,展現稻魚鴨複合生態系統、打造梯級淨化溼地,實現水體淨化功能,體現水生態處理技術。

總規劃面積63000多平方米!來看看“風情萬種”的貴州園

濱水梯田

  貴州園的濱河田園帶以梯田景觀為主,主要展現貴州少數民族“稻飯魚羹”的稻作文化、農耕文明。梯田分為水田區域和旱田區域,分別種上彩色水稻、黑糯米、芝麻、苦蕎、小米、辣椒、西紅柿、茄子等作物。與貴州民族風情相結合的梯田,美不可言。

  貴州園濃縮了貴州鄉村地理、山地人文、綠色文化等自然人文景觀元素,這裡風情萬種,這裡野趣橫生,這裡鄉愁濃郁。來吧,記住“銀寨”這個獨特的地標建築,到貴州園遊山、玩水、親林、納涼,在密林裡做做深呼吸,感受“山地公園省”的生態之美,體驗“多彩貴州風”的人文之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