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母:治咳第一藥,只有一種咳嗽它治不了

貝母:治咳第一藥,只有一種咳嗽它治不了

今天來跟大家聊一聊貝母。

說起貝母,估計很多朋友想起一箇中成藥,那便是:蜜煉川貝枇杷膏。

川貝枇杷膏這個藥曾經紅遍大江南北,家喻戶曉,但凡是咳嗽,很多人就買這個藥來服用。

一般情況下的咳嗽,用這個藥效果還真的很不錯,於是口口相傳,這個中成藥不止是紅遍中國,在國外也是相當地火。

這蜜煉川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就是川貝,枇杷葉,然後加了點蜂蜜。

它為什麼有這麼好的止咳效果,我們得重點把川貝的功效搞清楚。


另外,順便告訴大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是適用川貝枇杷膏的,這秘訣就是在川貝這味藥上面。


貝母有兩個品種,按照產地來分:一種是四川附近地區種植的,叫川貝。另一種是浙江地區種植的,叫浙貝。

這兩種貝母功效差別還挺大,所以我們經常習慣性說川貝和浙貝來區分它們。


貝母:治咳第一藥,只有一種咳嗽它治不了


一般來說,如果用來治咳嗽,要取它的化痰潤肺的功效,習慣用川貝;

如果用來治瘰癧癭瘤,也就是現代醫學講的結節腫瘤這類,要取它的散結功效,習慣用浙貝。


我們先來說這川貝。


川貝是性偏寒,味偏苦帶有甘甜,歸肺經。

苦味的川貝能苦降,相當於把肺氣打開往下降,川貝之所以能化痰止咳,就是因為川貝苦降。

如果肺中有痰堵住了,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就會出現咳嗽。

而川貝的苦降可以把肺氣打開往下降,把痰溼化開往底下排,這樣就能止咳了。

所以呢,說川貝能化痰止咳,它的原理在這。

但是呢,大家要明白,川貝化的痰應該是黃痰,白痰儘量不用用川貝。

為啥呢?

因為川貝偏寒啊,針對肺熱引起的黃痰是對證的,如果是白痰說明肺裡有寒,那就不是很合適了。


其次呢,這川貝帶點甘甜,這是川貝治咳嗽最大的優勢。為什麼這麼說呢?甘味能潤能補,我們的肺臟最喜歡喜潤而討厭乾燥。

這川貝能潤肺,所以對肺臟非常友好。

說到這化痰第一藥是半夏,已經跟大家介紹過,它燥溼化痰的能力很強,可它有個缺點就是太燥了,對肺臟不是那麼友好。

所以,如果出現痰溼咳嗽,你一方面要化痰,一方面又要對肺臟友好一點,那貝母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說到這咳嗽,原因很多。肺裡有熱導致咳嗽,肺氣虛了也會導致咳嗽,肺裡有痰會導致咳嗽,這痰又分為溼痰和燥痰,寒痰和熱痰,我跟大家說,這裡面除了溼寒痰之外的咳嗽,其他各種咳嗽都是可以用川貝來治的。

為啥呢?

肺裡太乾燥導致的咳嗽,貝母可以潤肺。

肺裡有熱導致的咳嗽,貝母性寒可以清熱止咳。

燥痰導致的咳嗽,貝母最擅長的就是化這種燥痰。

肺氣虛導致的咳嗽,貝母甘甜還有一點補肺的功效,可以補肺止咳。

所以呢,說貝母是治咳嗽第一藥,一點也過分。


貝母:治咳第一藥,只有一種咳嗽它治不了


川貝治咳嗽怎麼用呢?

有一個很簡單的民間小方子,很多家長朋友都會的,就是川貝燉梨。

咳嗽這個問題,辯證是非常複雜的,但是呢大道至簡,這個川貝燉梨對於大多數咳嗽都有效果。


具體做法:可以用5到10g川貝,燉一個含汁較多的梨,頻頻服用。

這個川貝燉梨除了寒痰咳嗽,也就是容易吐白痰這種類型,其他所有類型都可以嘗試一下的小方子。

如果是久咳不愈,還可以加20g山藥在裡面同煮。為什麼呢?因為久咳必虛,說明是肺氣虛導致的咳嗽,解決思路要去補脾補肺,補脾補肺的最佳選擇就是山藥咯。


再說這浙貝。


這浙貝是苦寒之品,沒有帶甘甜味了,所以浙貝就沒有潤肺補肺的功效了。

浙貝最常用來散結。什麼叫散結呢?當體內氣機鬱堵之後,有形的痰就會板結成為結塊結節。

像我們平時見得較多的乳腺結節,乳腺包塊,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瘤,脂肪瘤等等都是這樣形成的。

那麼中醫解決這種結塊,常用的思路就是要軟堅散結,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張錫純先生的《消瘰丸》,裡面就用到浙貝,就是取浙貝能散結的功能。


這浙貝價格比川貝便宜很多,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會經常用到川貝來治咳嗽,用到浙貝的機會就不是那麼多。

我們只需要瞭解浙貝是一個散結的藥,用來打開身體各種結節的藥,就差不多了。


貝母:治咳第一藥,只有一種咳嗽它治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