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墓埋藏千年終於找到了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是蒙古族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成吉思汗是其尊稱,“成吉思”是蒙語中“強大”的意思,而“汗”是蒙古族對帝王的特定稱謂。他統一了蒙古各部,在公元1206年的“忽列而臺”大會上,他被推舉為蒙古大汗,後人就稱鐵木真為“成吉思汗”。鐵木真戎馬一生,征戰四方逝於1227年攻打西夏的軍事行動中。

成吉思汗陵墓埋藏千年終於找到了

關於成吉思汗的陵墓,一直是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感興趣的話題。按照元朝的習俗,帝王的墓葬都採用“密葬”的形式,貴族死後不起墳,但是有眾多陪葬品,如駿馬、弓箭、金銀寶等等。埋葬以後,“以馬揉之使平”,就是用萬乘駿馬來回奔跑,使墓地夷為平地發現不了。所以中國境內至今未發現一座元代皇家陵墓。蒙古人自己尋先人墓地祭祀的方式也很奇特。據說在墓地上,當著母駱駝的面,殺死子駱駝,淋血於地,來年春天祭祀的時候,就牽著這匹母駱駝來尋找墓地的蹤跡。駱駝是種很靈性的動物,母駱駝尤其有愛子之心,到了上年喪子的地方,母駱駝就會立地哀鳴,說明這就是墓地了。

成吉思汗陵墓埋藏千年終於找到了

我們由此可以推斷,成吉思汗的墓地,也是經過馬匹踩睛,看不出痕跡的。而且這種陵墓的後期保護,更隱戴,更徹底。因為成思汗墓中有大批珍貴的陪葬品,是蒙古人征戰四方時從各個民族劫掠來的。

成吉思汗陵墓埋藏千年終於找到了

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成吉思汗葬於一山中,山名叫阿勒臺。”我國也有史料提及“成吉思汗葬之山名為汗山”。但是,關於這個“汗山”是山的原名,還是因為埋葬了大汗而得名,人們並沒有統一的說法。另外,對於成吉思汗所葬之處,蒙古史《多桑蒙佔史》的記載是:“葬於斡難、怯綠連、禿刺三水發源質地不兒罕合勒郭諸山之一山中

目前,對於成吉思汗墓地的位置,考古專家比較認可四個地點:一是位於蒙古國境內的特山以南、克件倫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於蒙佔國的杭愛山;三是位於我國寧夏的六盤山;四是我國內蒙佔鄂爾多斯鄂托克旗境內的千里山。正當人們爭論不體的時候,成吉思汗的第38代守陵人古日扎布現身包麗英的歷史小說《蒙古帝國》三部曲之《成吉思汁》發佈會。在發佈會上,古日扎布透露:吉思汗就葬在鄂爾多斯。這個消息如同一個重磅炸彈,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成吉思汗陵墓埋藏千年終於找到了

在蒙古族,有關守陵人的傳說並不陌生。有人說他們精通巫術,可以和死去的人對話,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支特殊的族人,主要任務就是忠誠地守護成吉思汗陵以及其他眾多貴族陵墓,並且負責主持祭祀。他們不為官不納稅、世代相傳,永無止境他們是專職的護陵人,是達爾扈特人。最初為守護和祭成吉思汗“八百室”,從成吉思汗宮廷守衛者中挑出五百戶人。他們全年三六十五天不分晝夜地輪流守護和供奉成吉思汗陵寢及戰旗蘇勒德、不納稅不服兵役,並且擁有以祭奠成吉思汗墓為名義徵收祭品的神聖權利。這些達爾持人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供奉成吉思汗陵寢,一部分守衛成吉思汗戰旗蘇勒德,通常稱之為“西牙門圖特”和“東牙門圖特”,而古日扎布就屬於後者。

成吉思汗陵墓埋藏千年終於找到了

成吉思汗征戰地圖

這支部落從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開始,就一直忠心耿耿地守護著他的陵寢,並且世世代代祭奠成吉思汗。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成立了成吉思汗陵管理局,達爾庭特人就有了公職,專司成陵的供奉與祭祀。在對成陵的研究中,有一份流傳至今的資料,是十二首祭奠歌,其中包含很多類似暗語的信息。但是至今沒有人知道是歌詞的意思。古日扎說:“現在全世界會唱的,也只有我一個人了。”他雖然不懂得歌詞的意思,但是他推測成吉思汗墓就在鄂爾多斯因為在各地的所謂的成吉思汗陵中,只有鄂爾多斯的這個陵墓中有“八百室”。“八百室”其實只是八個陵室,第一室安葬成吉思汗與其正宮娘娘的靈柩,其餘的七個室分別埋著駿馬、弓箭、文字資料等等。同時,一套非常繁雜的正宗祭祀文化也只有在這裡才有。另外,所有的達爾扈特人都分佈在鄂爾多斯,其餘地方沒有。

成吉思汗陵墓埋藏千年終於找到了

有關專家分析道:成吉思汗病逝的時候,正值對西夏戰爭的關鍵時刻,為了穩定軍心,避免因成吉思汗大帥的死而影響軍心士氣,其將領不可能大張旗地將成吉思汗的遺體運回漠北,只能按照蒙古族的習俗就地秘密埋葬。而且當時正值盛夏季節,也不容許舉行大規模的安葬儀式,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讓遺體入土。至於衣冠冢和真正的陵寢的區別,由於歷史上並沒留下隻言片語的記載,所以按照古日扎布的說法,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陵墓應該是在鄂爾多斯,然而事實還有待時間來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