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人口管理升級 “智慧公寓”提供安全服務

為加強出租房屋管理,夯實流動人口管理工作,2018年,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派出所在轄區格林華城小區試點了以住宅小區內部防範為重點的“智匯e家”,通過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系統、平臺推送、圖像比對識別,積極探索小區智能防控的新道路。2019年,在轄區葉澤湖試點了以城中村流動人員“旅店式”管理為核心的防控體系建設,實現了出租房平臺管理、流動人員APP挑選房源和城中村智能防控有機結合,積極探索流動人員管理的新路子。

2020年伊始,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派出所便在“智匯e家”、“旅店式”管理防控體系建設凸顯效果的基礎上,結合轄區實際,積極探索警務員和網格員“兩員”融合、外來流動人員“三聯”工作法,在轄區朗詩公寓推行試點“智慧公寓”建設,一步一個腳印,有力推進了“社會投資、公安使用、群眾受惠”的共享性智慧安防社區建設,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目標。

以智慧朗詩小區為例,租客持個人二代身份證進行實名簽約登記、錄入大門崗面部識別門禁系統、錄入所住單元指紋門禁系統,通過這幾個步驟便可完成簽約入住。

這一系統的特別之處,在於系統後臺設置有“智慧門鎖”:如果有人入住的房間三天沒有打開過,系統會自動報警,公寓管家便會聯繫租客詢問原因。一旦無法取得聯繫,工作人員便會佩戴有錄像功能的電子設備進入房間查看,確保租客的人身安全。

據悉,智慧朗詩小區有5幢多層公寓用於整體出租,共有單間300間,套房120間,最多可居住1200餘人,目前,公寓內有400餘人入住。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外來務工人員密集,在出租房屋流動人口管理上要做到“人來登記、人走註銷”難度很大。

“智慧公寓”系統上線,讓出租屋管理不再混亂,讓派出所民警“一目瞭然”,通過運用非接觸式、網絡智能化手段,讓物業(房東)自主申報租客信息,實現了由以往的“被動發現”向現在的“主動申報”的轉變,進一步提高了信息採集的質量和效率。社區安防級別得到了極大提升。流動人員信息實現了自動採集,出租房屋信息實現了自主申報,出租房屋安全等級也上升了檔次。

接下來,派出所將聯合轄區相關單位部門,持續推廣類似智慧朗詩寓模式的“智慧出租”,進一步加強居住出租房屋管理,強化出租房屋安全監管,夯實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基礎,提升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