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嗎?


忙著看病治病、求醫問診、美容護膚的人們也許並沒有意識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皮膚屏障受損了。皮膚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這期我們就來說說“皮膚病”的那些事。


皮膚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嗎?

廣義的皮膚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微生物屏障、化學屏障、神經屏障和免疫屏障等。

我們這裡所講的是狹義的皮膚屏障,通常指表皮,尤其是角質層,它們主要由角質形成細胞和細胞間脂質形成“磚牆樣結構”。健康皮膚角質層中的角質細胞是“磚塊”,細胞間脂質是“灰漿”,角質形成細胞夾雜在細胞間脂質中;角質層外還有一層由皮脂和汗液構成的水脂膜,作為“外牆的塗料”共同構成了皮膚屏障。


皮膚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嗎?

皮膚屏障對外參與抵抗微生物、日光等的侵襲,對內防止體內營養物質、水分的丟失,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磚牆結構”一旦遭到破壞,皮膚屏障就會受損,經表皮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就會出現乾燥、脫屑;同時對抗外界微生物侵襲的能力下降,導致多種皮膚病的發生。


皮膚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嗎?

與皮膚屏障受損相關的疾病有特應性皮炎、玫瑰痤瘡、銀屑病和光老化等。除了角質形成細胞分化異常、中間絲聚蛋白突變或缺乏對皮膚角質層的完整性造成影響外,人體內在的調節因素和外在的環境因素均是皮膚屏障功能的重要影響因素。

內在調節因素包括:離子及其通道、皮膚PH值、糖皮質激素及性激素等。

外在的環境因素包括:溫度和溼度、清潔護膚、不同的化妝品配方、紫外線照射及運動強度等。

外在環境因素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對外在因素認識不足或處理不當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的皮膚屏障受到損害。


皮膚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嗎?

溫度和溼度

高溫、低溫和低溼度均能導致皮膚屏障功能的下降。當外界相對溼度低於60%時,角質層含水量就會降到10%以下,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出現皮膚乾燥、瘙癢或已存在的皮膚問題進一步加重。因此洗臉時水溫適宜,同時應根據角質層含水量,皮膚表面PH值等選擇合適的含活性物質成分的保溼劑。常見的活性物質包括透明質酸、乳酸鹽、尿素、山梨醇和甘油等。


清潔護膚

清潔是保持皮膚健康的基本方法,但是過於頻繁地清洗、過度使用去汙及去角質能力強的清潔產品,均會造成皮膚屏障的損傷,影響正常pH值和破壞皮膚微生態平衡。在洗臉護膚的同時要注意兼顧皮膚屏障功能的維護。避免過度清潔,建議每天面部清潔二三次為宜,即使角質層比較厚的部位如手部,每天清潔的次數也不要超過10次;選擇含有合適的表面活性劑的清潔產品;使用清潔劑的同時選擇保溼作用的護膚產品,以減少清潔劑對皮膚屏障產生的影響。


紫外線照射

適量紫外線可增強皮膚的屏障功能,但急性過量紫外線照射可損傷皮膚及皮膚屏障。長期紫外線照射,皮膚可出現粗大皺紋、彈性下降、毛細血管擴張等。因此應避免在紫外線過強的情況下出行,同時建議打傘帶帽等做好遮擋性防曬。還可以根據不同場合選擇不同防曬指數的防曬產品


城市顆粒汙染

金屬、生物材料、有機毒素等是構成城市顆粒汙染的主要成分。這些汙染物明顯地破壞角質層的完整性,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受到損害。建議養成良好的清潔習慣,如回家就卸妝洗臉,同時使用抗氧化抗刺激的針對性產品,有助於減輕汙染物對皮膚的持續刺激。減少每日使用電腦的時間,避免電腦屏幕周圍積聚的大量的汙染微粒對皮膚造成的影響。


生活用品及工業毒物

生活當中以洗衣粉和酒精為代表。合成洗衣粉由表面活性劑、增效添加劑等組成,使用各種類型的離子表面活性劑均能造成皮脂膜的損傷缺失導致皮膚屏障功能的損害。酒精作為有機溶劑,能經無損皮膚吸收,對粘膜有刺激作用,對皮膚屏障有損害作用。因此,接觸洗衣粉和長期接觸酒精的皮膚要適當加以保護。同時避免使用含酒精成分的護膚品。


運動強度

運動時出汗明顯增多,導致皮膚表面變得潮溼,角質層水合作用明顯增加,油脂的含量明顯減少,同時溫暖和潮溼的環境利於微生物的增長,從而對皮膚屏障的維持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適量的運動、運動後及時擦乾汗液並進行適度的清潔洗護是減少運動相關皮膚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飲食習慣

有研究表明,高碳水化合物或油膩的飲食可能增加胰島素抵抗和雄激素等釋放,對皮膚屏障造成影響,進而加重痤瘡患者的病情。可以調整飲食結構,從而避免這種因素所致的皮膚屏障的損害。


皮膚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嗎?

皮膚屏障一旦受損,我們應該積極去修復它。對於皮膚屏障的修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脂質

不同疾病脂質的成分減少不同,如特應性皮炎和敏感性皮膚以神經酰胺下降為主,銀屑病以遊離脂肪酸減少為主,老化或光老化以膽固醇減少為主。這些均提示不同的疾病在進行屏障功能修復時應側重添加不同的脂質成分。


保溼劑

皮膚保溼作為一項基礎又系統的措施,皮膚水合作用增加,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減少用藥帶來的不良反應。外用含有保溼劑的皮膚屏障修復劑,可快速改善TEWL(經皮水分丟失)量及皮膚含水量,暫時為皮膚提供保護, 減少進一步損傷。


抗敏劑

皮膚屏障受損以後,外源性的抗原容易透過皮膚進入體內,被抗原呈遞細胞呈遞後引起變態反應。亞油酸、亞麻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刺激作用。痤瘡患者亞油酸稀釋後相對缺乏導致粉刺產生;溼疹患者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導致亞油酸、亞麻酸相對降低。採用一些活性物質,在保溼劑中添加含有一定抗炎、抗敏的活性成分,在修復皮膚屏障的同時可抗炎、抗氧化及免疫調節,從而達到維持皮膚結構完整,修復皮膚屏障的目的。


PH值

皮膚正常PH值為4.0-6.0, 酸性PH值可維持皮膚正常菌群。痤瘡丙酸桿菌宜生長在PH值6.0-6.5的環境中,PH值小於6時生長受到抑制。由此可見,在臨床修復皮膚屏障的過程中,調節PH值對修復皮膚屏障功能及治療相關皮膚病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結合以上幾個方面的理論,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皮膚情況合理使用適合的產品。

敏感性皮膚應選用性質柔和、成分較單一的專為敏感性皮膚設計的醫院研製類護膚品進行皮膚護理。

乾性皮膚,如溼疹、皮膚老化等,修復皮膚屏障的最主要方法是外用保溼劑及含有抗炎、抗過敏作用的天然活性物質。

油性皮膚,如痤瘡、脂溢性皮炎等可以選擇對PH值有調節作用,且能預防色素沉著同時具有抗菌等作用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