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下半部,經典名句彙總(二)憲問篇

1. 子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2.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3.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4. 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5. 子曰:其言之不怍(怍,慚愧),則為之也難!(妄言吹牛的人,不能輕易相信他能成事。)

6.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7.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個人理解,上達指精神道德修養,下達指名利財貨、具體的利益)

8.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提高自己的修養),今之學者為人。

9.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0. 曾子:君子思不出其位。

11.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12.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13.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4.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15.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注:個人理解,並非以怨報怨,直是指直道,雖然用直,但是也要合於道),以德報德。

16. 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17.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已,命也。

18. 子曰:賢者闢(通“避”)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19. (晨門,人名)曰: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與?(指孔子)

20. 子曰: 上好禮,則民易使也。(我的理解禮在古時候,有法律法規的意味,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上推行法治,那麼老百姓就容易領導;南師認為,上能夠好禮,那麼下就容易感化,被教育,容易領導。)

21.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子曰:修己以安人。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22.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注:這一段最大的感悟就是一段話一定要聯繫上下文才能知道準確的意思,絕對不能斷章取義!感覺一些名言已經脫離了原來的意思,被後人歪解了,比如這裡的“老而不死是為賊”,他的前面還有兩句話,以原壤夷俟為背景,說小、長的做法,然後才有“老而不死是為賊”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