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房奴:到底該不該透支買房?小學生一篇作文很辛酸

如今,生活在大城市裡的多數人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體會,那就是在格子間裡工作的都市人雖然看起來體面,但生活壓力卻似乎要遠比在工廠幹活或務農的長輩們大得多。在物價飛速上漲的當下,無論是買房住還是租房住,都很難有太多積蓄。

4億房奴:到底該不該透支買房?小學生一篇作文很辛酸

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相較前一年,個人住房貸款增量是3萬億,同比少增1917個億。房地產貸款餘額佔各項貸款餘額的28.1%。在37.5萬億的房地產貸款中,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24.97萬億元,同比增長17.9%。現階段我國住房貸款佔居民總貸款的70%,可想而知,老百姓的生活壓力有多大。

對於這樣的天文數字,就連黨媒也看不下去了。近日,人民網罕見表態:"加槓桿"貸款買房,揹負大量貸款的家庭,你想過"萬一"嗎?這意味深長的反問,提示了購房者在買房之前要做好完全的準備,不僅要對自身的情況和收入做預判,也要考慮可能出現的房價下跌風險,盲目的加槓桿並不是明智之舉。

4億房奴:到底該不該透支買房?小學生一篇作文很辛酸

道理都懂,誰不知道欠債的日子不好過啊,但是不買房如何結婚?未來有了孩子如何落戶在理想學區?而且就算不買房也很難攢下錢來,與其把錢交給房東,還不如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但透支買房真的適合年輕人嗎?

此前網上流傳著一名9歲小學生的作文,文中寫道,爸爸每個月工資只有6千多,每個月房貸就佔去了三千多,這名女孩希望自己父母不再因為錢爭吵,希望爸爸不要加班到深夜,希望父母能夠陪伴自己寫作業。

小女孩的一席話折射出當今時代背景下,眾多家庭的幸福感正在被房貸稀釋,而這種重壓也在無形中影響著房奴們的下一代。9歲原本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年齡,卻需要承受房奴釋放的負面思想。因此,唯有讓房價迴歸合理的區間值才能提升整個社會的幸福感。

4億房奴:到底該不該透支買房?小學生一篇作文很辛酸


值得高興的是,在官方部門出臺調控措施的兩年裡,已經取得了一些明顯效果,2018年價格的漲幅突然放慢了,炒房的人突然不見了,這都是房住不炒的功勞。2019年乃至今後很多年,打擊炒房客都會是不變的主題。未來將發展租購併舉,通過房產稅和共有產權建立樓市長效機制手段,穩樓市,降房租。低收入家庭可以搬進保障福利住房,在外打拼的人也可以租到價格低廉的房子,高收入人群購買商品房也不用擔心價格高和選擇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