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戰場上的“白衣少俠”——記浙四援鄂醫生李寧

抗疫戰場上的“白衣少俠”——記浙四援鄂醫生李寧

李寧,浙大四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今年春節後,隨浙江省第三批醫療隊前往武漢支援,和全國許多醫護工作者一樣,他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不同的是,他把俠義之風融入了醫者風範。

回到家才讀到兒子的家書

與父親分別半個多月時,正在讀初三的孩子李月恆常以書信表達對父親的掛念和祝福。他在給援鄂父親的一封沒有寄出的家書中寫道:“小時候,我總認為英雄就應該像李賀筆下‘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英雄氣概,抑或如‘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壯志。但我現在覺得,英雄還可以是像爸爸一樣有濟世之心、好生之德,救國救民的人。”

李月恆的感慨是在長期觀察中產生的,他的媽媽盛臻蒸也是浙大四院急診科醫生,父母雙雙都是醫生,還都在急危重症科室上班,從小到大,他比誰都更能體會白衣天使們的忙碌。

除夕夜,父母都值守在醫院,當他一個人看著春節晚會白巖松誦讀的《愛的橋樑》,得知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家眾志成城、共克難關。那一刻他動容了,似乎對無法陪伴左右的父母有了更深的理解。

李寧回到家後,從妻子手中接過兒子的家書,看懂了妻兒眼中的激動與期待,他沒有說多餘的話,摟過妻子和兒子,拿起手機,拍下一張久別重逢後合照。

方艙醫院裡當起“大管家”

醫療隊剛抵達湖北黃陂的時候,正值方艙醫院開始建設。“雖然是臨時醫院,但一家真正的醫院應該具有良好的運行體系和制度,每個人都能各司其職,高效完成救治任務。”李寧當仁不讓當起了醫療線的“大管家”,一手操辦了醫生排班制度、查房制度、患者收治流程等等……一項項醫療流程不斷優化,從1.0版升級到2.0版、3.0版,5天時間,兩座合計200多張床位的黃陂方艙醫院在他們手中落成,醫療救治工作步入正軌。

“艙內有任何問題,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在方艙內,沒有二喚、三喚,李寧就是隊友們最安心的“一喚”。他將手機號碼貼在了方艙醫院的牆壁上,隨時接聽同事打來的“求助電話”。

一天凌晨,一位患者稱自己是疑似病例不能入艙,情況與交接人員所述不一致。李寧立即聯繫當地醫院核實,仔細瞭解各項指標、診斷依據,確認是輕症的確診患者。隨後他直接與患者溝通,明白實情後的患者一改之前的態度,在電話裡連聲道歉並向浙江隊的醫務人員道謝。這猝不及防的改變不禁讓預檢臺的同事們大為對李寧的“膜拜”。

從醫無悔的“白衣少俠”

“戰疫”剛開始時,李寧是科室裡第一個主動請戰的。2月9日,浙大四院連夜組建一支8人優秀精幹醫療管理團隊,需要專業過硬、管理經驗豐富的資深專家,他“如願”出征。

抵達武漢後的前兩週,李寧幾乎沒有一天能在晚上12點前休息。作為隊長陳亞崗的左膀右臂之一,他要立即適應100多名醫生的管理協調工作,還要用最快的速度形成方艙醫院的各項醫療流程和制度。

第一次進入方艙醫院時,李寧的防護服背面寫著“李寧少俠”四個大字。今年44歲的他,每次進入 “戰場”,都自帶一股不服輸的氣概。2002年畢業後,李寧在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就遇上了非典,上了一線。從醫18年,他逐漸從一名感染科醫生、重症醫學科醫生,成為一名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

選擇從醫之路後,他就努力無愧於這身白衣,無愧於患者的信任,對這身白衣從接受、喜歡變成了深愛。他說:“過了這麼多年,真心覺得這份職業很好,很慶幸,有機會參加到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一線戰鬥中,很慶幸成為一名醫生。”

(原標題《抗疫戰場上的“白衣少俠”——記浙四援鄂醫生李寧》,原作者何欣。編輯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