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彼時,齊衡初見盛明蘭已經頗具好感,青蔥歲月的愛慕,甜蜜而又美好,可明蘭始終是理性地剋制著,是的,她對齊小侯爺是有好感的,可身份的差距像橫亙在彼此間的馬裡亞納海溝,他們是在錯誤的時間遇見,註定有緣無分。

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紅樓夢》裡鳳姐和平兒的對話一語道破了真相:鳳姐對探春的出身表示惋惜,覺得探春特別能幹,可只差在太太肚子裡過一遭,而平兒對此表示不解,鳳姐解釋說:

“庶出和正出一個樣,但女孩子比不得兒子,將來作親,先打聽姑娘是正出還是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其實庶出人好比正出強了不知多少倍。”

這是探春的困境,同樣也是盛明蘭的困境。

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盛明蘭

明蘭嫁給齊衡的阻力巨大,齊家是侯爵豪門,而盛家只是箇中等官吏之家,不是一個圈子的人,本來就很難被接納,即使明蘭嫁入了齊家,她也不會幸福,這一點明蘭看得很清楚,而齊衡看不清楚。

齊衡的問題在於他自始自終都不是能當家做主的人。

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齊衡

尼采說過:“只有經歷過地獄磨難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

齊衡的成長軌跡是平坦順暢的,他遇到的最大挫折就是對明蘭的求而不得,但顧廷燁則不同,他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荊棘重重,正是磨難造就了他百折不撓的堅毅性格。

他和齊衡的差距並不是男孩兒和男人的距離,也不是明蘭對誰的感情更深厚,而是成長的經歷,周遭的環境,註定了他們不是同一層次的競爭對手。

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顧廷燁

齊衡的優點也是他的劣勢

齊衡的優點很多:家世好、高富帥、性格好、學業好,樣樣優秀,這妥妥是金龜婿的最佳人選。

齊衡看中了明蘭,可明蘭真能HOLD住齊衡嗎?

論家世她比不過齊衡的其他追求者,論財力她一個庶女,就算盛老太太疼愛她,能給她的陪嫁也不會特別豐厚。

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平寧郡主

最主要的是齊衡的母親平寧郡主對齊衡的婚姻有自己的考量,齊家看似高門,其實在朝堂上並無助力,這麼多年沒有被擠出頂級豪門的圈子,靠的是平寧郡主的身份和手段,所以平安郡主才對唯一的兒子齊衡的婚事寄於厚望。

說到底齊衡擔負著延續侯府榮光的重任,他必須為了家族的壯大付出代價,而他的婚姻是保持家族地位的一個籌碼,這是個殘酷的事實,但齊衡從來沒有意識到,直到他被迫娶了嘉城縣主,他對愛情的憧憬徹底破滅了,他深感痛苦的同時,才認清現實的殘酷。

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顧廷燁的劣勢也是他的優勢

而顧廷燁則不同,從小到大他經歷的挫折比齊衡多得多。

要知道顧廷燁的生母白氏是商賈出身,她能嫁入顧侯府,完全得益於顧家需要白家的財力來挽救家族的經濟危機。

侯府和商家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顧侯只是為了家族的利益被迫娶的白氏,在此之前,顧侯對結髮妻子大秦氏感情深厚,對於白氏的感覺可想而知。

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白氏的存在,在時時刻刻提醒著顧侯自己曾面臨多麼糟糕的困境,估計他內心深處對白氏感覺非常微妙,情分沒多少,難堪卻很多。

後來白氏去世,留下兒子顧廷燁。顧侯對這個兒子感情更微妙,一方面認為是親生子應該疼愛,另一方面卻覺得顧廷燁的存在,在提醒著自己曾經歷的恥辱。

這種情況下,顧廷燁失去了母親,也得不到父愛,父親的原配留下的嫡長子顧廷煜對他深惡痛絕,繼母小秦氏又對他心懷惡意,捧殺的同時,不遺餘力地敗壞他的名聲。

顧廷燁的生存環境要多艱難有多艱難。

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在這種情況下,顧廷燁頹廢過,成了京城有名的浪蕩子,未婚卻和外室生了一雙兒女,這種名聲,想要求娶高門大戶的女子,難度相當大,何況顧廷燁還想找個能容下外室朱曼娘母子的貴女,更是難上加難。

隨後,小秦氏在顧侯被顧廷燁氣病之際,設局讓所有人誤會顧廷燁不孝,最終達到了把顧廷燁趕出顧家的目的。

一夕之間,顧廷燁失去了父親,原本慈愛的繼母小秦氏露出了猙獰的嘴臉,外室朱曼娘以為他一文不名也萌生退意,顧廷燁落到了眾叛親離的境地。

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從侯門公子到街頭浪子,這麼大的落差並沒能壓垮顧廷燁,相反他憑藉著一腔孤勇,投筆從軍,輔佐著八王爺奪取了天下,以從龍之功華麗轉身,再次回到京城豪門的圈子,這時的他猶如猛虎過江,銳不可當。

如果說,家族的榮光曾是他的羈絆,惡劣的名聲曾是他前行的阻力,到此時這些因素對他已經毫無影響。

顧廷燁做到了獨立自主,他完全可以憑藉一己之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這點是齊衡沒法比的。

當然顧廷燁求娶明蘭的阻力仍然存在,這阻力來自於盛家。

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盛家老太太對明蘭疼愛有加,不會希望明蘭嫁給一個情史如此不堪的男子,嫡母王大娘子又心懷嫉妒,不會允許明蘭比自家親生女兒如蘭嫁得好。

這個時候,顧廷燁又耍了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手段,他假意求娶如蘭,卻對如蘭另有所愛的事實推波助瀾,等事情敗露,又佯裝暴怒,讓盛家覺得理虧,只好把明蘭寄在大娘子名下,充作嫡女嫁給了他。

齊衡與顧廷燁的PK,最初已經是必輸的結局

齊衡是絕想不出這樣的計謀達成自己的願望的,不同的人生經歷註定了他們處事方式的不同。

結語: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誰能想到齊衡的出身反而成了他的硬傷,讓他在真愛面前失之交臂呢?誰又能想到,失去了家族的庇護,顧廷燁卻一飛沖天,有了更好的發展,事業、愛情雙豐收呢?

其實說到底,齊衡和顧廷燁差的並不是男孩兒和男人的距離,差的是人生的苦難帶來的磨礪,差的是對抗挫折的能力。

有的時候苦難也是一筆財富,誠如貝多芬所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