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集體趴窩,又一艘6萬噸級戰艦被圍,超級大國顏面盡失!

作者:瀚海狼山

當前超級大國在太平洋海區的4艘核動力航母都動彈不得,就連關島上的主力戰略轟炸機群也已經急急忙忙地撤回了本土。在整個西太,完全是蜀中無大將的態勢。


既然大將都沒有了,就該“廖化”這個先鋒官出陣了!


航母集體趴窩,又一艘6萬噸級戰艦被圍,超級大國顏面盡失!


果然,要說超級大國海軍還是有些家底的,這廖化說來就來。於是一艘美國級兩攻中的首艦美國號,就扮演了廖化的角色。但說美國號是兩攻,也有點勉強,畢竟其連船塢艙都沒有,因此只能算是一艘特殊的中型載機航母。


這次出場的廖化還特意的強化了自己,不再攜帶沒什麼戰鬥力的海鷂,而是換成了七八架F35B,得意洋洋地代替傳統的尼米茲級航母,在西太海域維護超級大國海軍最後的臉面。


航母集體趴窩,又一艘6萬噸級戰艦被圍,超級大國顏面盡失!


不過根據最新的消息:超級大國海軍最後的這點面子,這次可能也要徹底丟盡了,有國際民用衛星剛剛拍攝到,正在某海區載機晃悠中的美國號,在不到850平方公里的海區內,被多達至少8艘新銳的水面艦艇集體“圍觀”了。


所謂在850平方公里的海區被圍觀,實際上就是美國號在中間,而另外的8艘新銳艦艇,各自在距離美國號10到25公里的外圈,擺成一個橢圓形到大致圓形的動態包圍圈。美國號不論是高速機動還是低速巡航,這個外圍的動態包圍圈自始至終,不緊不慢地一直圍著它。


航母集體趴窩,又一艘6萬噸級戰艦被圍,超級大國顏面盡失!


原先美國號還在外側的菲律賓海附近徘徊的時候,似乎還有一艘日方海自的曙號護衛艦,作為其唯一的跟班和護衛存在。而現在這艘曙號都不知道自己跑到哪裡去了,只剩下美國號這個光桿司令被圍在中間丟人現眼。


航母集體趴窩,又一艘6萬噸級戰艦被圍,超級大國顏面盡失!


非友好國家的艦艇,到了某重點海區就會被“集體圍觀”,其實最近幾年已經逐步成了常態。


最早就有大英皇家海軍的23型護衛艦,在同一海區被多達16艘艦艇“十八相送”。


去年也有里根號航母被從水上和水下集體“護航”。


航母集體趴窩,又一艘6萬噸級戰艦被圍,超級大國顏面盡失!


之所以這種情況每次都會出現,筆者認為原因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英美等國海軍的綜合實力每況愈下的大背景下,還想超出能力到某海區攪渾水,但是又拿不出像樣的艦隊,只能讓一些大艦在基本護衛都不帶的情況下強行碰瓷賣老臉。


另一方面:某方的艦隊規模越來越大,水面服役的盾艦已經逐步接近30艘,中型和輕型新銳護衛艦更是接近上百艘,水下的黑魚也是數量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


而某重點海域本身並不是特別寬闊,南北長有1500公里左右,東西寬只有800公里。而且在島礁建設日益完備的情況下,某方對外來的碰瓷艦艇,每隔幾百公里都有接力護送的隊伍,就很容易形成十來艘甚至是幾十艘艦艇圍觀對方一兩艘的局面。


如果海區東側的出口附近再設立一兩個綜合性的島嶼基地,這關門打什麼的態勢就徹底完美了。


航母集體趴窩,又一艘6萬噸級戰艦被圍,超級大國顏面盡失!


另外,這個距離在10到25公里,方圓在1000平方公里之內的綜合包圍圈,其實是非常有戰術講究的:


首先:這個距離完全在目視範圍和艦載各種武器的最佳打擊距離之內,被圍在中間的對方大艦,不論是航母還是兩攻,上面的任何艦載機都失去了基本作用。


因為不起飛就可以連艦帶機一鍋端,如果強行起飛,就直接在圍觀一圈的近防炮和防空導彈的鼻子底下。10到25公里也是圍了一圈艦炮的最佳射擊距離,中間有任何異動都會被集火覆蓋。


航母集體趴窩,又一艘6萬噸級戰艦被圍,超級大國顏面盡失!


其次:這樣一個不遠不近距離上的包圍圈,即使對手的航母和兩攻有核潛艇跟隨護航也沒用。


如果核潛艇和要護航的主力艦距離太近,就被同樣圍在了中間一網打盡;


如果距離太遠在圈外,又被隔斷了聯繫,真有問題哭都來不及。


第三:這個800多平方公里的圓圈,正好為陸地深處的ABSM,準備突擊的反艦導彈發射機群和隨時圍上來的黑魚群指示了最明顯的靶標。


航母集體趴窩,又一艘6萬噸級戰艦被圍,超級大國顏面盡失!


可以說是裡三層外三層,像圍觀耍猴一樣看中間這個廖化在出洋相,美國號早知如此,還不如和羅師傅號一樣,留在關島這個悽悽慘慘的麥城足不出戶來的穩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