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之道,在於自然

琴、棋、書、畫是中國四大古老的文化藝術,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圍棋,它們伴隨著儒、釋、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藝術,融貫於綿綿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在琴、棋、書、畫之中,又以圍棋最為特別,他不僅具有其它藝術門類的許多共性,諸如抒發意境、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生慧增智等等,而且還與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國安邦等相關聯,因此,它是一門綜合性文化藝術。

玩圍棋,只要達到一定的對弈數量,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會有所感悟,由此再推及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或許有可能領悟到更多的為生之道,從而指引自己的人生方向,讓自己過得更加開心一些,這或許也是圍棋歷千年而不衰的原因之一。

圍棋之道,在於自然

從文化的視角審視,圍棋絕不只是一種競技和娛樂,而且有著豐富的文化意蘊,中國古代文人眼中,圍棋與儒道思想是相通的。正因為這種相通,對於深受儒道思想影響的古代文人來說,圍棋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他們風雅精神的載體和象徵性符號,就是一種必然。還有許多學者都認為圍棋與《周易》有著緊密的關聯。古人認為自然界是“天圓地方,天動地靜”,而圍棋的棋盤為方形,象徵大地是方的, 是靜止的;棋子為圓形,象徵蒼天是圓的,是運動的;棋子下在棋盤上,就象徵著天圓地方。 而下棋時規定落子之後不能反悔,則是有著時間一去不復返的含義。

圍棋之道,在於自然

《棋經》中有圍棋“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數”的記載。這就是說,棋盤上共有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正好符合一年的天數。接下來,再以天元為基點可把棋盤分為四個部分,分別寓意春夏秋冬四個季度。從棋的 形狀上講,有“雙飛燕”、“猴子臉”、“金雞獨立”、“龜不出頭”等等,在定式之中有“大雪崩型” 和“小雪崩型”,在佈局種類中有“宇宙流”等,這些無一不與自然相關聯。

我們可以這樣說,圍棋是崇尚自然的,我們在認識大自然的同時也會認識到,在圍棋這個黑白世界之中確實有著許多與大千世界相通的東西。圍棋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就在於順其自然,而這黑白世界的真諦就存在於自然之中。感悟圍棋,不僅僅是自身與傳統文化的交織,更能得到一種精神世界的滿足和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