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周某出獄,眾人看到樂,我卻看到人間疾苦

文壇巨匠歐·亨利寫過一篇小說,名字叫做《警察與讚美詩》,講述了一個流浪漢蘇比,窮困潦倒無家可歸,寒冬臘月實在撐不下去了,突發奇想故意犯罪,想進監獄熬過寒冬。

為了順利進監獄,他壞事做盡:去飯店吃霸王餐,擾亂社會治安,偷他人的傘,當眾調戲良家婦女……

然而這些都沒有讓他如願進監獄,最後,他在教堂裡聽到讚美詩,他感慨良多,認為自己還年輕,還能夠通過不斷的進取,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希望自己可以重新做人。

“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周某出獄,眾人看到樂,我卻看到人間疾苦


他決定明天就去找一份工作,去做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可誰知一隻手落到了他的肩膀上,他被逮捕了,被送進了監獄,判處三個月的監禁。

這篇短篇小說,幽默諷刺,對畸形的社會現狀進行了譴責,對生存在困境中的人性作了赤裸裸的寫實,同時也揭露了當時美國社會的黑暗。

這兩天頻繁出現在各大社交網站熱搜榜上的“小偷網紅”,廣西南寧“電動車終結者”周某,可以說身體力行踐行了蘇比的故事。

甚至有過往而不及,他居然“愛”上了監獄!

“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周某出獄,眾人看到樂,我卻看到人間疾苦


4月18日是他出獄的日子,早在一星期前,關於他的話題就頻繁上各大社交網站的熱搜、頭條。

超過7億人次閱讀,6萬人集體大討論,全部圍繞著這位“網紅小偷”,1984年出生在廣西南寧一戶普通家庭,今年36歲的周某齊。

“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周某出獄,眾人看到樂,我卻看到人間疾苦


一個偷電瓶車電動車的小偷,“劣跡斑斑”,甚至都不思悔改,口出狂言,偷盜、進監獄、再偷盜、再進監獄……

“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周某出獄,眾人看到樂,我卻看到人間疾苦


現在出來了,瞬間成為頂級流量王,成為全網人氣王。

他的成名出名,起源於一次“意外”的電視臺採訪,有一次南寧某電視臺的記者過來採訪,周立齊出於好玩便主動搭訕,然後開始了讓他紅遍全網的一段對話。

“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周某出獄,眾人看到樂,我卻看到人間疾苦


這句話橫空出世,立馬引爆了南寧人的朋友圈,幾乎到了膾炙人口的地步。從開始的天涯到各大論壇,再到鬼畜以及現在爆火的短視頻,流量已經集成了這麼多年。

《警察與讚美詩》裡面的蘇比,想方設法進監獄只是為了有飯吃,有個睡覺的地方而已。誰都知道,監獄不是人待的地方,那是一個犯罪分子聚集的地方,進去,意味著人生有汙點,意味著受苦又受罪,意味著“完蛋”了。

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去偷去搶,故意送人頭,而這位“大師”,不僅喜歡去偷電瓶車,甚至還愛上在監獄裡面的“感覺”。

他還打了一個比喻“進看守所跟回家一樣”,因為裡面個個是人才,說話好聽,所以他“

超喜歡在裡面”。

這句話,是真話、大實話、反常識、反邏輯,卻又是無奈和無助的心酸,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和憋屈。

所以,人還在監獄裡面,這句話卻毫無意外火了,被稱為南寧電瓶車界的精神領袖。4月18日等來的不止是他的親人朋友,還有30多家網紅公司,200萬、300萬的簽約價都有人提過,監獄門口豪車雲集,都等著給他“接風洗塵”。

不出意外的話,他將在近日引爆各個短視頻平臺,粉絲量可能很快就能千萬。

“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周某出獄,眾人看到樂,我卻看到人間疾苦


其實這句“至理名言”背後所暴露的3大社會現狀,才是真正值得所有人深思的。

一:種地是真的不會種地了,打工,這輩子真的只能打工

這是很多人生活的無奈,不管大學如何擴招,18歲高中畢業,地,是真的荒廢了,也不會種了。

各種原因,個人、家庭、社會等因素,成批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

幾十年的歲月全都投擲在車間,任勞任怨地接線路、擰螺絲,到處漂,四處浪,做三和大神,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要出人頭地,更要打破命運輪迴,很難,難於上青天。

運氣好的攢夠錢回到農村,蓋房子,娶一個老家或者外省的媳婦,生孩子,把孩子丟給老父老母或者留媳婦在老家,接著再出來打工,老去、死去。

二:高房價,低收入,高彩禮,短婚姻,高壓力下,更多的人選擇“低慾望”

不是窮,是沒有希望,無論如何奮鬥,結局還是沒有希望,看不到出路,很多人會選擇放棄。

沒有房子,沒有媳婦,有了房子也沒有媳婦,有了媳婦又沒有房子,無論怎樣努力,結果都差不多,所以就只好低慾望了。

這種無奈下,只能選擇“娛樂至死”,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很多人自己就“放棄”了自己。

這個世界太瘋狂,老鼠都能給貓當伴娘了,大家都在“集體無意識狂歡”。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不知道點燃了多少人的心聲,說出了多少人的心態,要不然大家也不會記掛這麼久。

三:人性和道德的缺失使得活著如履薄冰,利益的驅動,價值觀的扭曲

連盜竊犯都追捧,其實嚴格來說,大家追捧的是他說的那句話。

他無非站在他的角度說了幾句真話,現在很多人都說假話,偶爾聽到真話,震驚之餘讓他火了。

多數人只是抱著娛樂的心態,看猴的心情來看他的,因為流量時代,他就是行走的印鈔機,誰管他人品,價值觀啊!

竊格瓦拉4年前說的話,其實是說出來大多數普通民眾生活的艱辛。他選擇逃離,他做到了,喜歡待在牢房裡,關在裡面他是自由的,而我們這些看客,繼續待在圍城裡。

“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周某出獄,眾人看到樂,我卻看到人間疾苦


眾人看到樂,我看到的卻是人間疾苦。

為什麼他這麼受歡迎,我覺得一是帶有調侃取消,大家都看猴表演,他是娛樂消遣飯後談資的笑料,二是因為他代表著底層甚至最底層的小人物命運:36歲一無所有,只有靠盜竊為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有時候命運對於小人物來說是垂死掙扎依舊無濟於事,仿徨,迷茫。

他有著人性善的一面,倉廩足而知榮辱,一切道德都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

人啊,為誰辛苦,為誰甜,只有自己知道,一個大年三十都不想回家的人,一個覺得進看守所跟回家一樣的人,甚至覺得看守所比家裡還溫暖溫馨……這是多麼的心酸無奈無助啊!

我們都不是他,但是他身上,都有我們每個人的影子。

所以你會覺得一個看似不正常的人,說了些正常的話;讓一些貌似正常的人,變得不正常了。

特別想說:每個犯了錯的人都有重新開始的權利,假如他做主播也可以給大家分享防盜之類的經驗,換一種方式回報社會未嘗不是一種正能量!

一個囚犯居然成了網紅,而且還是南寧某電視臺捧紅的,這個社會真的很魔幻和荒誕,這讓在拼命打工賺錢老實安分的人怎麼想呢?

文壇巨匠歐·亨利《警察與讚美詩》中的蘇比,寫的是一個虛構的故事,而現實中的周某,甚至比他文中的蘇比更具體,更現實。

周某甚至“愛”上了監獄,這背後,其實是小人物的心酸歷史,那些擠公交、地鐵的歲月,那些加班到深夜拖著疲憊身軀回家,那些穿越大半個城市回到簡陋出租屋的日子,都是我們不向這個世界妥協所作出的抗爭。

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一邊努力活著。

生活,為生就得活,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有些東西,當你捂住嘴巴,他們就會從眼睛裡蹦出來。

甚至,你還無暇顧及生老病死,你的唯一籌碼,就是頑強體面而尊嚴地努力,每個人努力的樣子,都很可敬。

願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人生最大的不幸,或者是幸福:就是突然有那麼一瞬間,你突然發現原來你才是竊格瓦拉。

你想過這個問題沒有:對於窮人,只要一個機會,本能抓住就能翻身,而許多人終其一生,也沒等到翻身的機會。

可能他本人都覺得有點奇怪,怎麼一下子就全網爆紅了,我們羨慕嫉妒的,背後津津樂道的,也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希望這種“機會”能落在自己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