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追的“戰場”:從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從未鬆懈

  央視網消息:4月,武漢花開疫散,人們開始重拾珍貴的日常。對於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餘追來說,則是從一個戰場轉戰另一個戰場。

  輕型、普通型及危重症患者有何症狀?藥物的使用時間節點如何甄別?俯臥位通氣如何進行……這些天,餘追參與連線意大利、美國、愛爾蘭、埃及、肯尼亞等多個國家的醫生,為他們提供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寶貴經驗。同時,還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接診非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包括消化道大出血、心肌梗死、心衰、肺部重度感染等患者。

  16日中午,餘追在醫院門口迎接一位治癒患者的女兒,她為答謝救治之恩專程從外地送來160份鹹鴨蛋,“比起你們在抗疫中的付出,這都不算什麼”。在餘追看來,得到患者的認可是一名醫者最幸福的事。餘追說,前期正常醫療救治基本停滯,所導致的非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壓力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整個科室醫護人員依舊嚴陣以待。

餘追的“戰場”:從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從未鬆懈

  從阻擊戰到最後一道關口:“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可能活過來”

  去年12月31日,餘追作為專家組的一員進入金銀潭醫院,研判不明原因肺炎。此前,餘追曾多次到過該院進行重症救治會診,也曾參與過SARS、手足口病、甲流等傳染病的治療,但這次的情況明顯複雜得多。研判沒有得到確切結果,但引起了業內重視加強防護。餘追囑咐其所在的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備足防護服、N95口罩,醫護人員必須做好三級防護才能進入病房。

  金銀潭醫院是傳染病專科醫院,也是武漢最早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定點醫院。自從2019年12月29日晚,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這裡就成了關注疫情的焦點。

  今年1月18日晚,湖北省衛健委發出緊急指令,要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派出重症醫護團隊支援金銀潭醫院。當晚,餘追和6名醫護組成重症醫療隊進入金銀潭醫院,開始承擔起南六樓病區的病患救治工作。

  “按照原先的部署,我們六樓、五樓是打阻擊戰的,就是盡力阻止患者病情惡化,不讓患者轉到七樓去,減輕重症醫學科的負擔。”但隨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數不斷增加,院方又增設第六層作為重症病房。原是普通病房的六樓沒有監護儀、呼吸機,連喉鏡都缺。要用作重症病房,急需進行改造。餘追帶隊重新擺放床位,隔離分區;加緊添置設備,調試優化。兩天半時間,南六樓基本具備收治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條件。

餘追的“戰場”:從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從未鬆懈

  隨著確診患者的增加,1月20日前後,南五樓也改造為重症監護病房。兩層樓不再收治輕症患者,專門收治重症患者。此後,金銀潭醫院南五、六、七樓成了焦點中的焦點。

  1月底,南六樓收治危重病人達29人。ICU工作強度大,按照標準,護士和床位比為3:1,醫生和床位比為0.8:1,而當時,醫護團隊只有40多名護士14名醫生,醫護人員都在超負荷“運轉”。護士柯全記得,餘追即使在不值班的時候,也常常凌晨兩三點還在微信群詢問患者病情進展,指導治療,甚至起身就奔到病房,“他總是精力充沛,不知疲憊”。

  由於改建病區的病床是普通病床,不能整體升降,醫生在給病患插管時只能以半跪姿勢實施。這是一個風險極大的動作,插管瞬間,患者管腔內的病毒會“噴薄而出”。

  但在患者命懸一線之際,餘追顧不上太多,他把兩層防護面屏粘在一起擋在臉前,緊急施救。“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可能活過來。”在餘追來看,重症病房就是挽救生命的最後防線,不能有絲毫遲疑。1月24日,餘追脫下防護服全身溼透的照片走紅網絡,照片中,他藏起疲憊對著鏡頭大笑。

餘追的“戰場”:從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從未鬆懈

  餘追說,一進病房,看到患者每分鐘四五十次的呼吸和求生的眼神,就停不下手,停不下腳,停不下各種指令,甚至停不下高聲吼叫。“那一刻,多麼希望自己是降妖除魔的孫大聖!”

  最初一週多的時間裡,7位患者從南六樓轉到了普通病房;而死亡數最多的一天,5位患者離開了……悲喜交加,餘追說:“我們做重症救治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都需要非常強大。”

  是醫生,是戰士,也是一名武漢人:哭過,痛過,拿命拼過

  在餘追看來,重症患者病情變化極快,不到最後救治成功,不能放鬆警惕。1月6日,餘追在武大人民醫院接診了62歲的新冠肺炎患者陳婆婆,其病情進展很快,入住3個小時,她呼吸困難就持續加重——在高流量溼化治療儀100%氧濃度給氧下,其血氧飽和度只有70%,這意味著呼吸衰竭可能隨時發生。餘追當機立斷,給患者進行緊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暫時保住了她的生命。

  持續10余天緊張的治療之後,陳婆婆的狀況開始好轉,可以自主進食、神志清楚、生命體徵穩定,肺部感染也已基本吸收。餘追到了金銀潭醫院之後,仍牽掛著這位重症患者,要求治療組姚蘭博士等人密切關注病情,並想辦法找出致病源。終於在兩次核酸檢測確認為陰性後,2月4日,陳婆婆順利出院。

  然而,儘管每一次都用盡全力,依然有無力迴天的時候。1月下旬,南六樓收治了多位感染新冠肺炎的醫護人員。據光明網報道,1月23日是醫務人員確診感染人數最多的一天,有137人在當日確診。救治同行,餘追心情特別沉重。他認為,這是醫護人員的不幸。

餘追的“戰場”:從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從未鬆懈

  作為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醫生彭銀華在金銀潭醫院的主管醫生,彭的離開讓餘追難以釋懷。餘追保存著一張照片,照片中彭銀華緊緊握住了他的手,“他非常堅強,求生欲很強”。但2月9日,血氧飽和度急轉直下,病情進展得非常快。2月20日晚,彭銀華經搶救無效去世,很多護士都崩潰大哭。

  餘追無比沉痛,但面對疫情,作為帶隊醫生,他更清楚,不管是對醫護人員還是同病房患者而言,士氣對打贏這場硬戰至關重要。他對病房裡的患者、被感染的湖北省中山醫院神經內科醫生楊昊說:“楊昊,你給我挺住,這個時候一定不能添亂!”楊昊回憶,自己當時充滿恐懼但趕緊把頭轉向牆壁,努力調整呼吸。

  那段時間,餘追一直住在酒店,兩點一線投入救治工作。開車行駛在空蕩蕩的街道,他不止一次淚流滿面。在這座城市生活了32年,餘追深知這座城市的溫度。封城之下,作為施救者的同時,他也是承受者。而這座城市的900萬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著鬥爭。餘追說,其間,有未曾謀面的人為他們送來了水果、鮮花、咖啡,而他的校友、54歲的胡曦更是送來了親自煲的雞湯。這些涓涓細流匯聚成彼時武漢愛的江河。

  2月21日,金銀潭醫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3人,出院56人,出院人數超過入院人數,首次出現“床等人”。

  2月27日,醫院安排餘追暫停在金銀潭的工作,開始隔離休整。從冬天到春天,連續工作了兩個月,餘追不言疲憊。他說,我們哭過,痛過,拿命拼過,因為我們深愛著我們的武漢。

餘追的“戰場”:從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從未鬆懈

  守護武漢 仍在“戰場”

  最早衝鋒陷陣,用生命守護生命,換來的是寶貴的救治經驗。餘追認為,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沒有統一的解決方案。越是到了危重階段,越需要心細。患者個體差異很大,每個人的基礎病也不一樣,因此,對於病情的把控和治療方案的調整不可能千篇一律。這時候,特別需要臨床醫護人員耐心細緻的觀察。

  對於重症患者救治,餘追堅持“整體觀和個體化”的救治理念。儘管有著多年豐富的重症臨床救治經驗,但每遇到一個病例,餘追都會仔細分析研判。這段時間,他總是把一個個患者的病情進展詳細地記在筆記本上,仔細分析;與同事反覆溝通,實時瞭解患者病情變化,期待找出更能廣泛應用的規律性方案。

  餘追說:“把重症病人照顧好、診治好,及時總結經驗,分享給更多同行造福更多病人,這是醫者的使命。”

餘追的“戰場”:從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從未鬆懈

  3月以來,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武大人民醫院組織多場國際視頻研討會,連線意大利、美國、愛爾蘭、埃及、肯尼亞等多個國家的醫生。餘追積極分享經驗,逐一講解輕型、普通型及危重症患者症狀區別、藥物使用時間節點、俯臥位通氣操作技巧等等。與此同時,餘追還利用休息時間,線上直播,把經驗傳遞給更多的醫生。在4月9日的一場直播中,餘追一開始就切入病例講“乾貨”,毫無保留地回答海內外醫生關於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問題,原計劃45分鐘延長的直播到了兩個半小時。

  隨著武大人民醫院本部重症醫學科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科室開始收治非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按照疫情時期住院程序,首次入院患者需要通過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之後才能入住。一次檢測結果需要5到6個小時,兩次檢測間隔24小時,加上其間等待的時間,意味著患者大概需要三天時間才能住進病房。而除了檢測,醫院還需要準備緩衝區床位。4月12日,餘追到病房查完房,又受命著手組建新的緩衝病房,“只有保證緩衝病房充足,才能讓積壓的患者儘快住進醫院得到救治”。

  許多患者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加之科室醫護支援抗疫人手不足,餘追說,ICU的救治壓力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餘追忙碌也逐漸走向日常。面對著ICU裡不再是具有強大傳染性的非新冠患者,餘追不用再像2個月前那麼拼命,但內心的那一根弦,卻始終緊繃著:“救治好病人,保護好醫護。”

  武漢恢復正常交通後,餘追所在的重症醫學科不時會迎接特別的客人: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送來的“仁心仁術 妙手回春”的致謝牌匾,海外友人送來的保健品,治癒患者女兒送來了鹹鴨蛋……疫情終會過去,而這些牽掛照亮了那段記憶隧道。

餘追的“戰場”:從新冠到非新冠 救治患者從未鬆懈

  無論面對何種病情,餘追總是如他的名字一樣,全力以赴,“有餘力去追求”。在他看來,這是父母寄予自己的希望,也是這個職業追趕死神、搶奪生命的隱喻。他常說“老百姓是很淳樸的,作為醫生,一定得想想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