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可悲的婚姻:矮醜矬皆佔的土行孫,憑什麼得美人芳心?


前言:封神演義中,兒女之情並不是筆者的重點,但是,封神中卻也不乏男女情愛之事。其中筆者一直為之倍感揪心的婚姻便是土行孫和鄧嬋玉之間的可悲感情。土行孫可謂是矮醜矬皆佔,相比之下,鄧嬋玉雖不是沉魚落雁,卻也是戰場上難得的可人女子,這兩人的配對可謂是不協調到了極致。可偏偏為何鄧嬋玉待土行孫一心一意?

封神演義中可悲的婚姻:矮醜矬皆佔的土行孫,憑什麼得美人芳心?

其實,這段婚姻自一開始便算不得般配,鄧嬋玉所謂的一心一意,不過是別無選擇之後的順從罷了。而在鄧嬋玉背後,有成千上萬中國古代女子的影子。首先,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番,土行孫究竟是如何娶得美人歸。

土行孫和鄧嬋玉的相遇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般美好,相反,一開始兩人的相遇便讓人感到到土行孫完全配不上鄧嬋玉。土行孫雖是師從於名門,但是,其品行卻讓人難以接受,土行孫被申公豹的一番花言巧語迷惑,竟然生出了偷走師父寶物一人下山的想法。

封神演義中可悲的婚姻:矮醜矬皆佔的土行孫,憑什麼得美人芳心?

土行孫下山之後,見到的第一個可人女子便是鄧嬋玉,有此美人,夫復何求。土行孫立下誓言,自己必會想盡辦法娶到此女。只可惜,這個男子的外貌和品行卻算不得上流。土行孫愛上鄧嬋玉,並不是什麼靈魂上的一見鍾情,倒不如說對於此時的土行孫來說,哪怕是妲己在他的眼前,他一樣會動心。

土行孫所屬的宗派乃是站在周武王背後的闡教。而鄧嬋玉的身份卻是鄧九公的女兒,此人乃是商紂麾下難得的忠臣大將。所以,土行孫和鄧嬋玉之間,本是水火不相容的,倘若土行孫明白事理,便本應該早早斷了這般念頭,前往周武王營中拜見,謀一個前程。不過,很顯然,建功立業和香玉在懷,土行孫更在乎的是後者。

封神演義中可悲的婚姻:矮醜矬皆佔的土行孫,憑什麼得美人芳心?

鄧九公宴請土行孫時,察覺到了其對於自己女兒的惦記。可鄧九公卻沒有發怒,他儘管看不上土行孫的品行和長相,但是鄧九公看中了土行孫的本事。為此,他許下諾言,倘若土行孫可以拿下姜子牙和周武王的頭顱,自己必定會將女兒嫁給土行孫。這顯然不過是權宜之計。

土行孫乖乖信了,並且也毫不意外的被抓捕下來,要不是靠著師傅的搭救,他或許早就身首異處。但是,姜子牙卻將計就計,反攻鄧軍,並且大敗之,土行孫也乘此機會遁入敵營,劫下了鄧嬋玉。當夜,兩人結下夫妻之實,這其中自然經歷了種種曲折,而土行孫在其中擔任的角色也光彩不到哪去。可是,第二天,本來誓死不從的鄧嬋玉卻是夫唱婦隨,似乎一夜之後,轉而鍾情於土行孫一人。

那麼,鄧嬋玉究竟為何回心轉意?

第一,兩人婚姻雖然背地裡的真相併不光彩,可是細細論來,兩人卻也經歷了正常夫妻應有的步驟。也難怪姜子牙掐指一算後,得出了土行孫和鄧嬋玉之間有姻緣的結論。

封神演義中可悲的婚姻:矮醜矬皆佔的土行孫,憑什麼得美人芳心?

在古代,正常夫婦就算沒有媒妁之言,可是父母之命也是必不可少的。土行孫沒有父母,鄧嬋玉之父鄧九公卻是當真許下了這門親事。儘管他報了事後反悔的打算。但是,封神中天命之說極其重要。鄧九公許下的親事其實已經無法輕易賴賬。

其次,土行孫迎娶鄧嬋玉也是經歷了周國全軍將士和姜子牙等天命之人的見證。土行孫說服鄧嬋玉接受自己的關鍵一環便是周國全軍將士已然見證了自己兩人之間的關係。雖然鄧嬋玉依舊推拖著第二天細細和爹爹商量,但是,在心底裡,她其實已經接受了這份感情。

所以,鄧嬋玉接受土行孫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兩人之間和正常夫婦一般,已經經歷了種種要求。算不得先行好事,後補辦儀式。

第二,土行孫雖然長相不咋的,為人也是顛倒反覆,先是答應著拿下姜子牙等人人頭,後卻又反悔幫助周朝。可是,土行孫的身份卻讓鄧嬋玉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夫君。

封神演義中可悲的婚姻:矮醜矬皆佔的土行孫,憑什麼得美人芳心?

鄧嬋玉也是個聰明女子,其在戰場上協助著爹爹作戰多年。早就已經看出了商朝腐朽無能,早已經是明日黃花,而相比之下,周朝卻是勢不可擋,如今爹爹也敗於周朝之手,距離商朝覆滅已經是時日不多。

倘若自己和父親不另尋一個出路,可能在商朝覆滅之前,自己和父親就已經慘死於商紂的狂虐亦或者是周朝的大軍壓城之下。而土行孫在周朝雖然算不得是領軍人物,卻也是地位不低,所以,藉著土行孫作為跳板,鄧嬋玉和父親可以順利脫離苦海,不受懷疑進入周朝陣營。

而土行孫自己也是師從名門,是闡教其下的第三任弟子,所以,土行孫本身的身份其實也配得上鄧嬋玉的身份。

第三,卻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鄧嬋玉在失身於土行孫之後,其實已經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第一條就是自盡,第二條路卻是一心一意對待土行孫,並且要讓土行孫專情於自己一人,免得受男子三妻四妾的氣。

封神演義中可悲的婚姻:矮醜矬皆佔的土行孫,憑什麼得美人芳心?

在古代,女子一旦失身於男子,就必須嫁夫隨夫。倘若不這般,自己想辦法脫身,也不會有其他男子再願意接受你。而家裡人也會因此蒙羞。鄧嬋玉身為名門之後,自然不能讓父母蒙羞,所以要麼老老實實跟著土行孫過日子,要麼就只能不清不白的自盡而去。相比於前者,鄧嬋玉選擇了後一條路。

鄧嬋玉知道,土行孫是一個好色之人,不然也不至於第一次見到自己的美貌,就為了自己不惜和父輩支持的周武王作對。這般好色女子,倘若鄧嬋玉不表現出溫順,很可能會被始亂終棄。

所以,鄧嬋玉選擇對土行孫一心一意,並且在外人看來是郎有情妾有意,不過是出於現實的考慮罷了。那麼,在大家看來,鄧嬋玉最後究竟有沒有愛上土行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