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作者:湖大凌翔

一、村落概況

下灌村位於北緯N25°47′28.99″、東經E112°2′4.19″,位於寧遠縣城東南方向,東與藍山接壤,南與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相連,西鄰水市鎮,北與冷水鎮毗鄰。整個村落南高北低,水資源得天獨厚,東江、西江環村而流,沐水穿村而過,東西南三面環山,人口多而居住稠密,三山六水一分田,世人贊為“江南第一村”。共有35姓,7100多人,其中李姓人口占99.6%。

二、歷史沿革

下灌村,其名始於二十一世孫李承曠二十九歲時(宋至道三年)由沐塘沿西江下居於灌溪耦塘,建宅定居後改名叫下灌。村落周邊水源充沛,有泠江、西江和灌溪三條河流流經村東、西、中,三條河所形成的沖積平原,良田萬頃,水旱無憂。良好的生態環境給下灌村帶來的不僅僅是豐衣足食,還有不少傳說,掛榜山就是其中之一。掛榜山坐落於村西頭,是一座石頭山,屬喀斯特地貌,山體全是青灰色的石灰岩,它的相對高度只有100餘米,山的東面是陡峭的絕壁,西面的坡度則比較平緩,山上沒有高大的喬木,只有一些低矮的灌木和青青的茅草,這座並不高大險峻,氣勢也不雄偉的小石山,但是因狀元李郃而名傳千古。但凡學子入科都要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掛榜山前祭拜一番,在它的面前許下宏願,於是,就有了九嶷山下宋代特科狀元樂雷發和82位進士,這裡就是人文尉起,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因此也造就了一村兩狀元的佳話。

三、建築特色

歷經千年的發展,下灌村至今已有住戶2000餘戶,8000餘人,村中街巷縱橫,清代遺留下來的祠堂、民居眾多,其中保存最為完好,體量最大的當屬李氏宗祠。整個祠堂佔地近千平,分為三進院落。第一進為歇山式戲臺,李氏子孫由戲臺下進入,經過寬闊的內庭院到達第二進的拜廳,向最裡進的正廳作揖朝拜。戲臺是李氏宗祠最精彩的部分,青瓦屋面使其多了一份古樸與端莊。屋脊處的灰塑鰲魚恰到好處,遙相呼應;兩翼屋角捲雲紋如鳥斯革、如翬斯飛。屋頂下重疊了三層藻井,下面兩層八角,最上層為覆盆型,層層疊疊的藻井既滿足了功能上的需求,還有視覺上的美觀。屋簷下的橫樑堅實有力,左右兩側裝飾了鏤空的龍紋,中間部分均勻的分佈了八仙和觀音九位佛道仙人,飽含下灌村民的寄託。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圖1李氏宗祠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圖2昌公祠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圖3豪公祠

與李氏宗祠相距不遠處還有一座狀元樓,默默的講述著唐宋時的榮光。這座為紀念李郃的狀元樓始建於宋,歷經戰火屢建屢毀,清光緒二十一年集全村之力再次重修,形成了現在的格局。狀元樓橫跨村內街道,坐北朝南,重簷歇山頂,主體結構採用了內外十六根木柱作為支撐,二層有孔洞可供人登臨,屋簷上懸掛著“狀元世家”的牌匾。與李氏宗祠戲臺相似,二層採用四角藻井,上下屋簷處都均用捲棚軒覆蓋。無論是正脊的脊獸還是戧脊上的角獸,都和戲臺如出一轍。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圖4狀元樓

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怎麼也不會想到下灌村還有一座中西合璧的新式學堂—灌洗學校。這座始建於民國二十五年的新式學堂,由村民集資建造,用於下灌村子弟和周邊村落的學齡兒童讀書學習。學校採用四合院式的平面佈局,南側為學校大門,青磚砌築。東西側為單層坡屋頂教室,心間為格柵門,左右兩邊為拱券式窗。中央庭院四角各種植了一顆古桂花樹,經過村民的悉心照料,古桂枝繁葉茂,為莘莘學子遮風避雨,猶如世外桃源愜意寧靜。北側為兩層高的教學主樓,四坡頂青瓦屋面,單廊式過道。過道外側採用了六柱五券式。柱子全部為青磚砌築,外面抹有白色牆漆,簡潔大方。同時每兩間教室之間還有教師辦公室作為分隔,即保證了相互之間的教室不受影響,又滿足了老師和學生的聯繫。主樓的東側還有一個小天井,可以通向學生宿舍、食堂、衛生間等附屬用房。你是否會疑問為什麼在九嶷山下會出現這樣一座中西合璧的新式學堂呢?其實下灌村民在民國時期就讀於湖南第一師範,畢業回鄉後,帶領村民建造了這座灌溪學校,現在你有沒有發現她就是第一師範的鄉村版呢?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圖5灌溪學校

隨著遊覽的步伐,當走到村西北口時,你會發現一座磚木結構的風雨橋橫跨在泠江河上。廣文橋通過三個石砌橋墩立於泠江河上,橋墩之間通過木樑縱橫交錯搭接形成。橋面上再平鋪青磚,一馬平川,便於往來的行人運送貨物或者放養家禽。兩側採用的木欄杆和坐凳,既能休憩避雨,還能遠眺村莊。向北望去,下灌文塔隱匿於不遠處的山頭之上。五層的磚砌六角形文塔,或許是下灌村文運昌勝所在。據說,當年太平軍潰敗逃亡的時候,村口一戶村民發現有傷病暈倒在屋門口,善良的村民將該傷員扶到家中精心照料。幾個月後,該傷員不辭而別,留下書信一封,告知有大量珠寶藏於寶塔之下以報答救命之恩。百餘年時間過去了,村民口口相傳這個故事,但是誰都沒發現過寶藏究竟在哪。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圖6將軍府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圖7廣利橋

四、特色景觀

下灌村又名麻將故里。麻將最初又名“葉子戲”,據家譜記載:李郃任賀州刺史期間,閒暇之餘,將收集到的各種骰子“彩選”加以研究整理,撰寫出《骰子彩選格》三卷。在此基礎上,將“彩選”繪製在紙上,因紙頁薄如葉子,即取名“彩選葉子”。伴隨著李郃的升遷,又傳入長安城,成為麻將的雛形。

洗硯池是狀元李郃當年讀書洗硯的水池。小溪對面的石頭上,刻著三個八寸見方的楷書字:“洗硯池”,水大時,它會浸入水中,水小時,就完全露出來了。古人刻洗硯池三字在這兒,旣是為了紀念先人,更是對後人的勵志。希望後來者發奮苦讀,勤學上進,不墜先人之志,可謂用心良苦。

文星塔位於寧遠縣城南的灣井鎮村西北的一座黃土山丘上,現塔身保存比較完整,四-五屋塔身有裂逢,並有小樹從牆逢中生出,風鈴大多遺失,尚存頂座少量,塔內木樓部分被人拆去,現無法上去,拱門上文星塔石刻已脫落下來。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圖8洗硯池


狀元故里,麻將起源:永州傳統村落之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簡述

圖9文星塔


本文由永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的贊助支持創作,感謝寧遠縣科協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