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喜新不厭舊 老樹發新枝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通州恆科新材料三期項目建設現場樁機林立,工人們戴著口罩緊張忙碌。這個總投資達300億元的項目建成後,將年產180萬噸多功能高品質紡織新材料。目前,南通市通州區8個在建超10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全部復工,34個億元產業項目實現開復工,16個項目進入準備階段。

“賦能高質量發展,譜寫‘強富美高’新通州新篇章,必須夯實產業基礎。”通州區委書記陳永紅說,通州在產業選擇上喜新不厭“舊”,一方面聚力推動家紡、建築等傳統產業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另一方面重點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等主導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共同發力,去年全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0家,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60億元,綜合實力列全國百強區第22位、蘇中蘇北第1位。

科技賦能,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

去年年底,省政府辦公廳發佈2018年江蘇省質量獎名單,通州企業紫羅蘭家紡入圍,成為全省首個獲得省質量獎的家紡企業。

“小被面上也能做出創新大文章。”紫羅蘭家紡董事長陳永兵告訴記者,該公司創新提出“生機家紡”理念,與中國工程院、東華大學等多家科研單位建立產學研合作,推出抗菌、防蟎、負氧離子、磁療等多款功能型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片藍海。

通州擁有家紡企業3000多家,大部分集中在南通家紡城及周邊,市場佔有率達到全國的20%、世界的10%。從賣產品向賣創意轉變,成為通州眾多家紡企業的共同選擇。在金太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業界首家全功能家紡設計研究院,國際時尚與科技前沿的點點新潮,很快就能轉化成最新創意的家紡產品。100多名研發人員每年開發家紡面料上千款,推動品牌家紡企業實現銷售超過200億元。

以金太陽為代表,南通家紡城集聚300多家研發設計單位,每年開發新花型3萬餘款。“只有落後的企業,沒有落後的產業。”南通家紡城管委會主任邵愛軍說,南通家紡城從露天攤點發展為全球第三大家紡中心,又順應潮流設立電子商務產業園,日均發出包裹量激增至150萬件,去年家紡電商零售規模突破200億元。

刷新人們傳統認知的,還有通州的建築產業。走進南通四建、通州建總等4家通州領軍建築企業聯合設立的江蘇通創現代建築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型建材、智能建築、綠色建築等令人應接不暇。

“以前我們憑一把泥瓦刀打天下,現在我們靠技術創新闖世界。”不久前,南通四建斬獲兩座魯班獎,獲獎總數達30座,領跑全省建築企業。集團終身名譽董事長耿裕華認為,創新是企業從草根建築隊蝶變現代建築集團的核心密碼。植入創新因子,通州建築鐵軍加速“走出去”,僅2019年,就先後中標商務部對非洲馬裡、吉布提的兩個國家援外項目,總價達5.14億元。今年,全區建築業總產值有望突破2000億元。

創新矩陣,推動新興產業突飛猛進

不久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公佈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通州企業四方科技集團的專利“冷凍裝置”榮獲優秀獎。“這項專利既能解決食品速凍時表面留痕問題,又可降低速凍機能耗,打破了國際巨頭美國JBT、德國GEA的壟斷。”四方科技研究院院長助理楊曉燕自豪地說。

在存儲芯片領域,通州企業也在奮力打破國際壟斷。目前,我國存儲器市場規模約為244億美元,其中約70%為中高階存儲器,幾乎全部被美、日、韓等國企業壟斷。“這是我們研製的40納米工規級別嵌入式移動存儲控制芯片,也是國內第一枚中高階工規級別eMMC存儲主控芯片。”託著一枚指甲蓋大小的芯片,江蘇華存電子副總經理宋遠岑說,華存力爭實現“三年三芯”,第一枚芯片去年留片成功並導入量產,第二枚芯片正在研發中,預計明年可望量產。

大批企業在創新路上突進的背後,是通州區創新矩陣的強力支撐:著眼人才創新創業需要,打造南通國家高新區、江海智匯園、江海圓夢谷等眾多平臺,涵蓋從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到配套產業園的企業成長全週期;聚焦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建成三大產業技術研究院,引進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紡織絲綢研究所、中航軍民融合產業創新促進中心等多個創新載體;滿足創新型企業金融需求,建設以金融街、金融港、創投中心為主體的金融集聚區,連續4年被評為省“蘇科貸”優秀合作地區。

“研發期間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對我們而言是一場生死考驗。”2012年落戶通州的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宏亮感慨,關鍵時刻,政府在生產用房、資金等方面給予關鍵支持,7年多來,企業多項技術打破國際壟斷,銷售收入年均增長超過200%,成為唯一一家入圍世界儲能大獎EES十強的中國企業。

用一流營商生態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創新智谷”。去年,通州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14家,新增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7家,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46個,認定省首臺(套)重大裝備3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5.8件。

集群發展,龍頭項目撐起新地標

走進雄邦壓鑄(南通)有限公司展廳,奔馳、特斯拉等知名品牌汽車結構件比比皆是。“雄邦落戶通州10多年,早把這裡當成了家。”公司副總經理李史華說,生產壓鑄產品需要大量鋁液,鋁液熔解必須使用液化天然氣或石油氣。當年,為保障企業用氣,在雄邦壓鑄廠房建設之前,通州即投入300多萬元,3個月配套建設一個佔地8畝的燃氣供應站,讓企業管理層深受感動。

雄邦壓鑄主動牽線搭橋,協助通州招引鴻圖、鴻泰、鴻勁等國內壓鑄龍頭企業及相關配套企業落戶。如今,通州已集聚全國壓鑄行業十強企業中的3家、全國最大噸位的5臺壓鑄機中的兩臺。去年,南通高新區被認定為全省唯一的“中國壓鑄產業示範基地”,將打造產能超百億元、在世界有影響力的壓鑄產業集群。

串珠成線、聚木成林,通州圍繞龍頭企業補鏈、延鏈、強鏈,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三大新地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發展集成電路板塊,集聚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初步形成全產業鏈條;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著力構建以精密壓鑄、汽車電子、新能源汽車部件為主的產業集群;智能裝備產業形成高端數碼打印、工業自動化、冷鏈裝備等板塊,電容器、電極箔生產技術、生產規模國內第一、世界領先。

通州區區長凌屹說,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通州將借勢攀高,力爭到2025年,科技創新核心指標達到經濟社會現代化水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達千億元,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智能裝備產業產值達50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