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此人堪稱騎兵之王,實力不亞曹操劉備?他和袁紹上演雙雄對決

文:操雲飛(作者原創授權)

東漢末年,河北地區隨著劉虞的沒落、韓馥被袁紹吞併和公孫瓚大破三十萬黃巾軍之後,形成了一種雙雄爭鋒的局面。一面是袁紹四世三公的強大名聲背後強大的冀州人才團隊,另一面是擊潰黃巾軍後得到大批“收得生口七萬餘人,車甲財物不可勝算”的公孫瓚部眾,而此時公孫瓚的實力,完全不在後來叱吒風雲且割據一方的曹操、劉備之下。

袁紹、公孫瓚雙方很快就產生了矛盾,以袁紹擁立劉虞和袁紹殺弟一事為藉口展開了界橋之戰。劉虞這裡再次背鍋,自己什麼都沒做,無端成為了界橋之戰的藉口,而且在界橋之戰結束後還成為了公孫瓚的出氣包。

界橋之戰是三國裡面可以說非常好看的一場戰鬥,不僅記載詳細,規模浩大,而且作戰雙方都有著像影視劇裡面一般的“王牌部隊”參戰其中,所以整個戰鬥看起來戲劇性效果很好。不過本文的核心觀點並不在這場戰鬥本身上,所以只是概述,各位讀者感興趣的話可以再去查看具體資料。這場戰鬥,筆者還是從戰前準備,戰後結果,背景分析三方面來敘說。

三國此人堪稱騎兵之王,實力不亞曹操劉備?他和袁紹上演雙雄對決

戰前的準備來看,公孫瓚這邊的處理是非常得當的,一方面是地理位置上的結盟戰略,公孫瓚敏銳的抓住了黑山軍張燕這一支有基礎有實力的勢力,這個結盟從地理來說,讓袁紹的界橋之戰成為了一場勝負之戰,如果袁紹不能成功的打贏界橋之戰,失利退縮的話,就要繼續迎接張燕和公孫瓚的合兵,而且戰線會十分不利,迅速走向敗局;另一方面是公孫瓚的行事果敢,面對袁紹給出的提拔公孫範為渤海太守這一求和態度沒有絲毫的讓步,並大舉進駐界橋。給予了袁紹非常大的壓力,這裡筆者認為公孫瓚是不能夠按照袁紹的想法去拖沓戰局的,幽州的局勢和冀州不同,劉虞畢竟沒有像韓馥一樣直接全盤退讓,手中多少握有軍隊和烏桓等民族的支持,而且此時的局勢確實是袁紹要弱於公孫瓚些許(不然以袁紹的作風是不會去求和的),所以公孫瓚在大破黃巾軍軍勢正盛的時候急於擊破袁紹,想要當上河北之王的決策是正確且可實施的。

不過這場戰爭的結果卻並不如人意,公孫瓚引以為豪的白馬義從和騎兵戰術被袁紹的多兵種配合徹底打垮,這裡袁紹集團確實在軍事配比,戰略思想上都較公孫瓚要高上一些。不過戰後的結果其實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慘烈,公孫瓚能夠在次年繼而參與龍湊之戰和巨馬水之戰可以看出其元氣並未大傷,但是其南下的勢頭被大大挫減,使得公孫瓚短時間內無法突破壁壘,必須要回過頭去解決幽州的內部矛盾是比較棘手的問題。可以說從軍事的角度來看,界橋之戰是可以接受失敗的一次戰鬥,但是從背後失敗的總原因來看,是雙方集團策略的重要差別,而這份差別甚至決定了之後的生死。

三國此人堪稱騎兵之王,實力不亞曹操劉備?他和袁紹上演雙雄對決

軍閥是要消耗財力物力人力的,而正常的豪傑諸侯都會有幾個依靠的世家大族,無論是我們之前提及的劉表依靠蒯、蔡大家,還是例如孫氏依靠顧、陸、朱、張四大世家大族等等。這些世家大族會把自己家族投資於這些勢力當中,不斷地支持這些勢力甚至想要控制這些勢力。但是公孫瓚就不一樣,公孫瓚的軍閥的財力更多的是來自於商賈之人,這些商人們雖然有錢,但是卻缺乏力量,地位也不是很高,所以他們也會積極投資一些自己所看好的勢力,與其拉幫結夥,拜把子甚至於是聯姻(比如劉備集團糜竺),希望能夠投對“股票”,一舉翻身。

三國此人堪稱騎兵之王,實力不亞曹操劉備?他和袁紹上演雙雄對決


而公孫瓚本人也親善商人們,主要原因還是他和那些世家大族有著不少的隔閡,這其中有著公孫瓚個人經歷(母親低賤而自己也受到輕視)所帶來的對於大姓豪族的抵制,也有著大姓豪族們對於公孫瓚的鄙視與不屑,再加上公孫瓚的對手是劉虞和袁紹這兩位出身名族,名望千里的人(這個原因其實與出身關係大也不大,袁紹的母親也低賤,但是他很好的規避了這點,袁術雖然和袁紹打了一輩子的名譽爭奪戰,但是直到最後在輿論上也沒有處於極大地優勢過,反而提到四世三公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袁本初而不是他袁公路)。

那既然雙方都看不起對方,那就另闢蹊徑,公孫瓚和這些商人們迅速搭夥。雖然短暫的來看可以解決經濟上的問題,但是長久來看卻是站在了整整一個龐大的階級的對立面,是一種逆時代的做法,封建時期的成功的諸侯和統治者一般來說都是分散大族,還很少有人敢這樣子挑釁大族的。這般看來,公孫瓚的失敗就不再是界橋時騎兵被剋制這麼簡單了。不過必須肯定的是公孫瓚的這種做法也是一種跨時代的舉措,是英雄一般的氣魄,只不過沒辦法逆轉時代的洪流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