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最大的政治敗筆——和功臣勳貴結為“兒女親家”

“興於匹庶,盪滌天下,誅鋤暴亂,興繼祖宗”的一代雄主劉秀,死後怎麼也沒想到,他的一個政治手段:以婚姻鞏固皇室統治,卻害苦了後代子孫,甚至將自己拼死拼活打下的萬里江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最終演變為終結漢祚的強大推手。


劉秀最大的政治敗筆——和功臣勳貴結為“兒女親家”

摘取“九五至尊”桂冠的劉秀,沒忍心向自己的老祖先劉邦學習,屠戮功臣,而是自創了“以柔治天下”的政治理念。
劉秀所謂的“柔”就是:對功臣儘可能給予寬容,以封賞來籠絡。其中採用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結為“兒女親家”。出發點是好的,結果卻很糟糕。
劉秀死去幾十年後,一個令其意想不到的、非常嚴重的政治後果出現在東漢的政治舞臺上:
外戚專政:

劉秀最大的政治敗筆——和功臣勳貴結為“兒女親家”

漢質帝劉纘說:“此跋扈將軍也”

始於東漢王朝和帝劉肇起,皇帝的廢立,直接或間接為外戚所左右。“外立者四帝”(見《後漢書•皇后紀》),其實,縱觀東漢一朝,何止其數?
“貪孩童以久其政”是所有外戚和權臣的終極想法:“皇帝還是個不懂事的娃娃,當然有皇太后臨朝聽政嘛。太后臨朝聽政,當然離不開我們這些當爹的、以及兄弟子侄。”
我們來看:自東漢章帝劉炟以下,所立皇帝最大不超過十七歲,最小不過百日。翻開《後漢書》等史書,“竇、鄧、閻、梁、竇、何”六個皇太后都臨朝聽政。她們將實權不是委之於爹就是託之於兄弟。外戚們權柄在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威震天下。甚至個別皇帝的小命也攥在外戚們的手裡。漢順帝的死因,已無可考證。但漢質帝劉纘之死,有史記載。一個才幾歲的娃娃皇帝,忍不住說了一句“玩笑話”:“此跋扈將軍也”,立馬死於非命。
外戚們久掌權柄,慢慢長大的皇帝自然不服氣。特別是飛揚跋扈、胡作非為的外戚,如“跋扈將軍”梁冀,皇帝更是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找誰幫忙呢?當然是朝夕相處的家奴——宦官們。利用宦官成功殺了外戚中的權臣,問題又來了,

“趕走了虎,又來了狼”。宦官們又登上了歷史舞臺上:
宦官亂政:

劉秀最大的政治敗筆——和功臣勳貴結為“兒女親家”

東漢的宦官專權,始於十歲即位的漢和帝劉肇時期。在皇帝與外戚的鬥爭中,皇帝因幼長深宮,勢單力孤,所能依靠的大致也就是身邊的宦官,而宦官一旦幫助皇帝取得大權,又會居功自傲,進而專權擅政。東漢宦官勢力最猖獗的時期就是漢桓帝消滅外戚梁冀集團之後。


由此而直至東漢滅亡,宦官專權擅政,排除異己,並製造一次次黨錮事件,不僅敗壞了朝政,而且加深了政治的黑暗。
最終,外戚和宦官之間的矛盾加劇,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鬥來鬥去。朝臣們骨子裡又看不起“閹人”,最終聯合外地掌兵的武將滅了宦官,可又產生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新問題,而且問題更為嚴重:

挾天子以令諸侯:

劉秀最大的政治敗筆——和功臣勳貴結為“兒女親家”

以董卓、曹操等為代表的一代梟雄(奸雄也罷)又走上了歷史舞臺,後面發生的事大家耳熟能詳(此處可以省略),東漢最終走向滅亡。
“外戚專權——宦官亂政——權奸當政——四分五裂——東漢滅亡”,活生生構成了一部爾虞我詐、血雨腥風的東漢史。
筆者認為:和功臣勳貴結為“兒女親家”,這個美好的“溫柔”手段,卻是間接導致了東漢的滅亡!

試問?劉秀泉下有知嗎?


本文是作者原創,參考《後漢書》及百度查找劉秀等相關資料,歡迎指導關注,圖片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