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社戲》同步課堂知識講解,轉給孩子

《社戲》知識講解

梳理運用

作者與背景

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20年代陸續出版了《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篇》等專集,其中,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從1927年到1935年,創作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等雜文集,編著了《中國小說史略》等。

《社戲》是魯迅1922年寫的一篇短篇小說。作品以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依據,用第一人稱寫“我”20年來三次看戲的經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小村看社戲。課文節選的是看社戲的部分。

七年級語文下冊:《社戲》同步課堂知識講解,轉給孩子


知識積累

1.消夏:消除、擺脫夏天的炎熱,避暑。

2.歸省(xǐng):指出嫁的女兒回孃家看望父母。

3.樂土:安樂的地方。

4.行(háng)輩:排行和輩分。

5.太公:對曾祖父一輩人的稱呼。

6.犯上:觸犯長輩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7.憚(dàn):怕,畏懼。

8.春賽:春天舉行的賽會。舊時民俗,在節日或者神的生日,準備儀仗、鑼鼓、雜戲等迎神像出廟,周遊街巷或村莊,叫做“賽會”。

9.航船:指航行在城鎮或鄉村間有一定班次的搭客的木船。

10.絮(xù)叨:翻來覆去地說。

11.伊(yī):第三人稱代詞,五四時期的文章裡常用來指女性。

12.怠(dài)慢:冷淡,表示招待不周。

13.禮數:禮節。

14.攛掇(cuānduo):從旁鼓動人做某事。

15.寫包票:也成打包票,表示對某件事情有絕對把握。“包票”是保證書一類的東西。

16.委實:實在。

17.鳧(fú)水:游泳。

18.弄潮的好手:懂得水性,善於游水使船的人。弄潮,在潮頭搏浪嬉戲。

19.櫓(lǔ):在船艄撥水使船前進的工具,比槳大。

20.朦朧:月光不明。本為形容詞,文中用作動詞,是“模糊起來”的意思。

21.依稀:隱隱約約。

22.漁火:夜間捕魚點的燈火。

23.宛轉,悠揚:這裡是形容笛聲的曲折和諧,優美動聽。

24.自失:(聽得出神)忘了自己。

25.彌散:瀰漫消散。

26.蘊藻:水草。

27.叉港:同大河想通的小河道。

28.神棚:演戲時搭的供神像的棚。

29.烏篷的船:即“烏篷船”,烏篷是用黑油塗過的。

30.一個黑的長鬍子的:一個塗成黑臉掛著長鬍子的演員。

31.老生:戲曲中扮演中年以上男子的角色,這裡指會唱、會翻打的武老生。

32.筋斗:跟頭。

33.小旦:戲曲中扮演年輕女子的角色。

34.白地:空地。

35.小生:戲曲中扮演年輕男子的角色。

36.小丑:戲曲中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

37.一折:一出。

38.老旦:戲曲中扮演老年女子的角色。

39.交椅:這裡指比較大的靠背椅子。

40.徑奔:直奔。

41.漂渺(miǎo):通常寫作“縹緲”或“飄渺”,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42.夜漁:夜間捕魚。

43.羅漢豆:蠶豆。

44.旺相(xiàng):茂盛。

45.撮(cuā):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

46.桕(jiù)樹:也叫“烏桕”,一種落葉喬木,種子可以榨油,作肥皂、蠟燭的原料。

47.渴睡:很想睡覺。

48.向午:將近中午。

49.糾葛(gé):糾纏不清的事。

50.棹(zhào)著:划著。

48.楫(jí):槳。

49.姑奶奶:孃家人稱呼已經出嫁的姑娘。這裡指“我”的母親。

50.踱(duó) 51.踴躍(yǒngyuè) 52.怠(dài)慢 53.裝模(mú)作樣

54.篙(gāo) 55.屹(yì)立 56.懈(xiè) 57.家眷(juàn)

58.潺潺(chán) 59.皎(jiǎo)潔 60.呵(hē)欠 61.躥(cuān)   

七年級語文下冊:《社戲》同步課堂知識講解,轉給孩子


考題例析

1.(2015•福建漳州中考)下列各項中,對相關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伊索寓言》中不少故事借動物形象嘲諷人類缺點,如《螞蟻和蟬》諷刺好逸惡勞的人。

B.在慧駰國,馬是理性的載體,友誼和仁慈是“慧駰”的兩種主要美德。

C.魯濱孫流落到荒島後,用“借方”和“貸方”來分析自己的幸運和不幸。

D.《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和《社戲》都出自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2.(2015•甘肅蘭州中考)名著閱讀。

(1)《朝花夕拾》裡有不少與讀書有關的敘述。請寫出下面兩段文字所屬的篇名。

①“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②“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

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裡去了。

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麼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

(2)請用一句話,寫出你讀《朝花夕拾》的感受。

解析:1.此題考查文學常識,D項有誤。《社戲》是小說,《朝花夕拾》是散文集,《社戲》選自《魯迅全集》。

2.此題考查名著閱讀。除了要熟讀外,還要有自己的認識和判斷。(1)①《阿長與〈山海經〉》 ②《五猖會》(2)示例:讀魯迅的《朝花夕拾》,讓我感受到了作品的溫馨和理性。(要求:內容貼切;表達準確。)

課文講解

理解主旨

本文通過“我”與農村孩子看社戲前後故事的敘述,讚美農民和農家孩子淳樸的品質和聰明的才幹,表現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及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

理清結構

七年級語文下冊:《社戲》同步課堂知識講解,轉給孩子


寫作特色

1.景物描寫極具特色。

作者採用寫意筆法,從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描繪了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這幾個畫面,情景交融,充滿水鄉特色。色彩如豆麥的“碧綠”,遠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潔”,漁火、燈光的“紅”,航船的“白”;氣味如豆麥和水草的“清香”等;聲響如船行的“潺潺”聲,孩子們的笑聲,橫笛的“宛轉,悠揚”,諸方面寫得簡潔乾淨,生動傳神。作者還運用各種比喻、擬人等手法,如表現船行之快,用遠山來陪襯,“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寫船,“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著一群孩子在浪花裡躥”,化靜為動,增強了景物描寫的效果。

2.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這篇文章主要寫看社戲,所以詳寫去趙莊看戲的全過程,略寫小住平橋村得到的優待,一般樂事和看戲次日的情形。而在詳寫看戲這件事上,作者也經過了精心選材。戲的內容寫得並不多,而是詳寫看戲前的波折,赴趙莊看戲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歸途偷豆等事,這樣寫是緊扣主題的,因為《社戲》並不是專門為了寫看戲的,而是通過寫看戲反映“我”與農民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頌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的才幹。

七年級語文下冊:《社戲》同步課堂知識講解,轉給孩子


把握重點

1.課文結尾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對這個結尾應該怎樣理解?記憶中社戲與豆子的“好”是與“那夜”緊密相連的。“那夜”真正好的是什麼樣的快樂?“那夜”真正好的還是一種什麼樣的幸福?

其實那夜的戲,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罵”,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來也實在平常。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那夜”真正好的是一種可恣肆的快樂。

“那夜”真正好的還是一種有朋友陪伴的幸福。

2.寫夏夜行船是怎樣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月夜歸航中“我”的心情與看戲時有什麼不同?作者急切看到的戲好看嗎?為什麼?

作者寫起伏的連山如奔獸,以動寫靜,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聽到歌聲,料想發自戲臺,心裡更是迫切。而宛轉、悠揚的笛聲,使“我”沉靜,反襯出此前著急的心情。

月下歸航寫了眾小夥伴去“偷”羅漢豆的趣事。去時“我”的心情很急迫,總“以為船慢”,而此時“我”和小夥伴們偷豆吃豆,心情無比歡暢。

不好看。理由在於:(1)想看鐵頭老生翻跟頭,但那老生卻沒翻;(2)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許久都不見出來;(3)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終於出了臺”並不停地唱著。除正面寫出戲不好看,文中“喃喃的罵”“不住的吁氣”“打起呵欠”,這些神態描寫,也從側面作了烘托。

3.《社戲》有相當的篇幅寫戲外的生活瑣事,作者對這類瑣事為什麼取而不捨?

《社戲》寫戲外的生活瑣事,如:寫我對平橋村的熱愛(“樂土”)和因看不成戲的焦急心情,寫了赴趙莊看戲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歸途中的偷豆、剝豆、燒豆、吃豆等事實質是表現了“我”與農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讚頌淳樸善良的勞動人民,正是出於主題表達的要求,所以對這類材料取而不捨。

4.作者為什麼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

民風淳樸的鄉村,對一個在封建家庭中成長、受各種規矩束縛的孩子來說,確實是快樂自由的天堂。作者作為客人,“在這裡”“得到優待”,釣到蝦“照例是歸我吃”,小夥伴們對“我”無微不至地體貼照顧,“看社戲”一節這種友愛和照顧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裡“我”可以免念那些陳腐無用的經書,而且也沒有那麼多規矩可蹈,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決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對於自幼就壓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這樣的自由是一種多麼寶貴的享受;而且在農村可以親近大自然,“掘蚯蚓”“釣蝦”“放牛”,相對於城鎮宅院中“我”那種受束縛的生活而言,無疑是新鮮有趣極具魅力的了。

5.六一公公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六一公公是淳樸鄉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對於孩子們偷他的豆,只是責備“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表明他善良、寬厚,愛惜勞動果實。聽說摘豆是為了請客,馬上說“這是應該的”,表明他並不是吝嗇的人;後來他又親自送豆,表現了他熱情好客的性格。“我”誇了他一句,“競非常感激起來”,體現了他的老實厚道的農民本色。至於他誇“我”“讀過書”“將來一定要中狀元”之類的話,只不過像今日誇某個孩子聰明,將來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學一樣。也有觀點認為六一公公雖是個好人,但是有農民的侷限。他誇“我”的話,表明他意識深處受封建禮教的影響,這在當時也是難免的。

6.分析雙喜的言行,談談雙喜是“好孩子頭”還是“壞孩子頭”?

(1)當“我”看社戲受到波折時,雙喜大悟似的提議——表現雙喜聰明。

(2)當外祖母擔心都是孩子們時,雙喜大聲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兒向來不亂跑;③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表現雙喜反應靈敏,考慮周到,善解人意,辦事果斷。

(3)看戲時雙喜分析鐵頭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現雙喜聰明、細心。

(4)歸航偷豆時徵求豆主人阿發的意見——表現雙喜考慮事情周到;雙喜以為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捱罵的——表現雙喜善於為他人著想。

(5)吃完豆,雙喜所慮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鹽和柴,並考慮好對策——表現雙喜考慮事情周到。

(6)雙喜送“我”回到家,“都回來了!那裡會錯。我原說過寫包票的!”——表現雙喜做事有始有終。

(7)雙喜回答六一公公的問話——表現雙喜反應靈敏。

小結:雙喜是一個聰明、機靈、善解人意、考慮周到、辦事果斷的好孩子頭。

7.本文中的“我”是魯迅本人嗎?為什麼?

不是魯迅本人,因為本文是一篇小說,小說中的人物都是虛構的。魯迅先生的小說往往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特別是有些作品的主人公叫“迅哥兒”,更容易使讀者產生錯覺,但“魯迅”是他的筆名,並不是真名,所以可以區分。雖然文章的內容是虛構的,但反映的卻是魯迅先生少年時代的生活。

8.本文用抒情詩的筆調,刻畫了一群可愛的農村少年形象。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呢?


  這一群農村少年都是可愛的。他們拔篙、點船、架櫓的動作熟練,搖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著一群孩子在浪花裡躥”,技巧高超,能幹得令人羨慕。他們偷豆時的天真爛漫的內心世界,純真可愛。最叫人喜歡的是雙喜。他主意多,找不著船的關鍵時刻是他一句話令大家“大悟”。他機靈,是他發現了大人們的疑惑,來“寫包票”,用“船又大;迅哥兒向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三條令人折服的理由,得到了大人們的信任。他知識豐富,鐵頭老生翻八十四個筋斗啊,晚上懈了不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啊,比誰懂的都多。他很會辦事,回來時船還未進平橋,他就先大聲喊著:“都回來了!”安慰橋上的人們。特別是偷豆後和六一公公的談話。六一公公指責他時,他先大膽承認說:“是的”,表現了他的勇敢純真。又用“我們請客”的正當理由堵住六一公公的嘴,很機智。接著說:“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呢。”馬上轉守為攻。最後又下逐客令說:“你看,你把我的蝦嚇跑了!”四句話顯出了聰明智慧是別的孩子比不了的。阿發,桂生的樸實、厚道、純潔、無私,也很可愛。這些小朋友在整日背誦“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我”的眼裡,實在是一群少年英雄。

七年級語文下冊:《社戲》同步課堂知識講解,轉給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