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第三章第1節(1-5的認識)

一年級數學第三章第1節(1-5的認識)

一年級數學第三章第1節(1-5的認識)

上面兩圖是課本上的情境圖,為了適應孩子的心理特點,小學教材通常都是用情境圖來吸引孩子學習。這堂課應該要達成的知識目標是:

1.認識1~5,並且會用1~5這5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2、會正確讀、寫1~5。

圖中1只狗、2只鵝等等就是為了給孩子建立數量的概念,家庭教育裡,我們通常是用孩子的手指來比劃,也就是通過握拳依次伸出手指或張開五指依次彎曲手指來進行識數的練習。(類似下圖)

一年級數學第三章第1節(1-5的認識)


一年級數學第三章第1節(1-5的認識)


孩子學習完後,在家裡對識數的練習是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比如,使用的筷子是兩隻,吃飯的碗是一個,類似的對話都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數量的概念。但是,這裡必須有一個剛性要求,那就是孩子必須要建立清晰的1-5個數的清晰概念,這是基礎,最容易也是最基礎的數學概念。


一年級數學第三章第1節(1-5的認識)

如上圖,孩子如果建立了1-5個數的概念,那麼完成“做一做”是沒有難度的,如果出錯就要認真找準問題,看錯誤是因為粗心造就的還是沒有建立好個數的概念?進而加以糾正。

其次,一定要讓孩子多多書寫這幾個數字,不斷加深數字對大腦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