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色彩之——民國珠山八友《瓷板畫》

何為瓷板畫?顧名思義,瓷板畫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顏料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溫燒製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其成品可裝裱、或嵌入屏風中,作觀賞用。要了解瓷板畫首選珠山八友。關於《珠山八友》,人們鹹贊其技藝之精,風格之妙,但其八人之姓氏,究竟誰何,往往引起猜測,傳說不一。餘時雖尚幼年,亦曾追陪仗履,馨欬常親,故知之甚稔,愛不揣譾劣,追本溯源,將珠山八友之來龍去脈。

珠山八友當時的名稱是“月圓會”,就是御窯廠停燒以後部份流落到民間的粉彩和瓷版畫的高手。這裡的“八友”分 別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鄧碧珊、畢伯濤、何許人、程意亭、劉雨岑。這其中江西人除外,王大凡、何許人和1904年出生八友中最年輕的藝人劉雨岑分別是徽州黟縣、徽州歙縣、和安徽太平(今黃山市黃山區)人。要再算上徐仲南、田鶴仙,珠山八友實則是十個人,這並不前後矛盾。正如“江西詩派”也並不全是“江西人”一樣,“以味不以形也”。月圓會“珠山八友”也可以是指一個畫家群體,在繪畫上他們追求清代中期“揚州八怪”的風骨。

傳奇色彩之——民國珠山八友《瓷板畫》

“珠山八友”以瓷入畫,以胎為紙,在瓷板上彩繪,從而誕生了濃豔俏麗的新粉彩。這些作於瓷板上的畫,汲取了中國畫的營養,繪出的各種山水人物花卉走獸無不光彩傳神,栩栩如生,其筆法、墨韻、色彩和同時代的海上畫派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

傳奇色彩之——民國珠山八友《瓷板畫》

珠山八友名為“月圓會”。八人輪流作東道主,肆筵設席,七人各帶紙畫作品一幅,以酬主人,是日暢談飲酒,興盡乃歸。詎料好景不長,人事難測。一九三O年間,鄧君道山歸去,何君亦遊藝潯陽,先君因奔祖喪,留寓波陽,八人中已去其三。後由徐仲南、田鶴仙、張志湯、方雲峰、汪大滄相繼加入因而月重複圓,會仍常集。每屆炎夏,諸君便邀往五龍庵(今交際處)避暑,飲酒作畫,暢敘幽情。迨至一九三五年,王琦病疫後,諸友先後凋謝,風流雲散,月遂不再圓矣。而珠山八友之畫風流派,至今尚膾炙人口。為了使人們徹底瞭解當時之先後珠山八友,各人之畫風流派,以及籍貫、別號,特分別舉例於下,使後之覽者,得識廬山真面目也。

傳奇色彩之——民國珠山八友《瓷板畫》

“珠山八友”的出現是有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詩云:道義相交信有因,珠山結社志圖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魚蟲獸與人。畫法惟宗南北派,作風不讓東西鄰。聊作此幅留鴻爪,每至月圓會一輪。以王琦為首的“珠山八友”,以新粉彩的形式將文人瓷畫演繹到極高水準,成就輝煌,成為中國第一個陶瓷藝術流派。王琦、徐仲南、鄧碧珊、何許人、汪野亭、畢伯濤、王大凡、田鶴仙、程意亭、劉雨岑十位志同道合的畫龍點睛友,一生辛勞,留下不少藝術精品傳世,他們的功績,成為景德鎮陶瓷發展史上一個引人注目的程碑。

傳奇色彩之——民國珠山八友《瓷板畫》

近年來瓷板畫的市場價格屢屢走高,是因為這種藝術品不僅需要繪製,還要兩次入火燒製,加之是瓷的質地,易發生變形、窯裂,成功率極低,所以精品很難得。其次,以本身就具平整光潔美感的瓷板作為畫作載體,能顯出畫幅色彩鮮明、靚麗、濃烈的審美意境及獨特高雅的細膩感來,上面的構圖、線條、色彩等都不會走樣。再者,瓷板遠比紙、絹等具有更穩定的物理和化學性能,不怕潮、黴,不易變質。一旦作品完成,色彩將經久不褪,常年如新,具有藝術色彩歷史性的收藏價值。

《歡迎各大收藏愛好者的賞鑑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