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有情、有義、有德,亦有心

在中國文化中,“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符號。水之形、水之色、水之味,甚至水之性格、水之品德都是可以讓中國人大做文章的內容。在眾多論說“水德”的詩文中,最不可繞過的就是老子的頌揚。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認為,水具備最高的德行,因它能生萬物是為“善利”;取下勢是為“不爭”;處汙穢地,是為“處惡”;水深則靜,是為“善淵”;平等給予,是為“善仁”;漲落有常,是為“善信”;能滌清汙垢,潤澤萬物,是為“善治”;能夠低心學習、積蓄能量,是為“善能”;能在把握機會,用恰當的路徑向前流動,是為“善時”。

再看《道德經》其他篇章,亦有提到水的言論: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這是說將渾濁的水靜置,一段時間之後清濁自分,這是水的“善清”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這是在說,水雖至柔卻無法制服,水之柔可攻克最堅硬之物。如海中玻璃片,經過海水日夜沖洗,早已沒有稜角。這是水的

“善勝”

老子如此崇尚水,又留下這樣篇章給後世,並不只是意在說“水”,更是提醒後人要效法“水之德”。

上善若水:水有情、有義、有德,亦有心


在中國,還有另一位聖人也曾對水有過類似頌揚,他便是孔子。

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出自《荀子.宥坐》

可見,孔子認為水具有“德”、“義”、“道”、“勇”、“法”、“正”、“察”、“善化”、“志”的品行,這既符合儒家一直倡導的君子之德,又可與老子的篇章互為對照,相互補充。正因為孔子是如此看重水之德,我們才可以看到在與“水”有關的言論中,孔子總是帶著許多情感。

  • 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為何“知者”會樂水呢?朱熹說:“智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意思是說,智者的智慧如水,可通過事相而達事理。那麼智者在水的性格中也同樣能夠體悟到人應當具備的德行。
  • 孔子讓弟子灌水於“宥坐之器”,倒至一半欹器就端正了,繼續倒滿則欹器傾覆,倒空又傾斜,孔子於是又從水中領悟到:“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怎麼會有滿了還不傾覆的道理呢?)這不正是“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嗎?
  • 一日,孔子在河邊,對著滾滾而逝的河水,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後世人感慨奔流不息的河水似逝去的時間,而孔子在此處又有天運不已,水流不息、萬物生生不息之嘆,除了逝去的時間,更是以“自強不息”的自然規律為勉。
  • 昔時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漁父對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漁父是出世間的隱士,這樣的隱士,孔子也曾遇到不少,如接輿、長沮、桀溺,他們都曾用自己的態度告誡孔子。對此,他曾對弟子們說的一句話,私以為可以概括他的選擇:“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也。”誠然,滄浪之水濁時也可有全身之策。而選擇做清流或是濁流,全憑個人。孔子的選擇又何嘗不是“激流勇進”呢?


上善若水:水有情、有義、有德,亦有心


水是有情,不只能生萬物。水又能體察人心,於是文人騷客都愛以水來表達志向與心情。

  •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說,希望天下賢士都來投奔於他啊!這深廣之水是一代梟雄的求賢心。
  •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水潺潺如有意,為王維本來沉重的歸途增加了些許輕鬆。這情深意重之水是王維的失望與閒適。
  •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說,時間一去不復返啊,“人生得意須盡歡”吧!這奔流不回之水是李白的悲感。


上善若水:水有情、有義、有德,亦有心


在中國文化中,水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也許是一種精神吧。這種精神通過它無處不在的浸潤,成為了人人可感、可體味的東西。它在中國人的血液裡,更滲透在民族文化裡,成為了一種符號,是我們在遭遇任何挫折困境時,都可以從中汲取力量的符號。中國人一直以來的自強不息,何嘗不是因為受到水的啟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