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了史上最著名的詞,真令人拍案叫絕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誕生了浩如煙海的詩歌作品,詩人更是群星璀璨。從初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為代表的“初唐四傑”;到盛唐李白、杜甫為代表的“李杜”,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高適、王昌齡、岑參、王之渙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再到中晚唐白居易、元稹、李商隱、杜牧等。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了史上最著名的詞,真令人拍案叫絕

正是這些唐代知名詩人,流傳下來的一首首詩歌,讓我們今天得以享受到詩歌的無窮魅力。而除了他們的詩歌以外,其實還有很多詩人優秀的詩歌是值得我們發現並去閱讀的。比如唐代詩人張志和的這首《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雖然相對來說,他不知名,但是他的這首詞卻是史上最著名的一首《漁父》詞。

《漁歌子》,又名《漁父》,原是曲調名,後為詞牌名。它的出名便是源於張志和的這首《漁父》詞。後來的呂洞賓、李珣、李煜等所作《漁父》,無論是句式格律還是內容都與張志和的這首《漁父》詞大同小異。並且他的《漁父》詞,在問世七年後還傳到了日本,受到當時嵯峨天皇的讚賞,列入教科書中。由此可見,張志和這首《漁父》詞的影響力之大,可以說是驚豔中外!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了史上最著名的詞,真令人拍案叫絕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了史上最著名的詞,真令人拍案叫絕

這首詞是張志和當年拜見湖州刺史顏真卿時所作。它主要通過對江南湖光山色的描寫和漁人垂釣的讚美,表達了張志和嚮往自由生活的心情。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即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這裡的“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有西苕溪流過。而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鄰莫干山,此段水域的風景很優美。

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岸邊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正是水中鱖魚肥美的時候。結合首句中的“白鷺飛”,這兩句詞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西苕溪春汛期的景物,是對江南水鄉特徵的展現。同時這裡的“鱖魚肥”,和點出的春汛時節,也為下文描寫漁父作了很好的鋪墊。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了史上最著名的詞,真令人拍案叫絕

接下來的三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意思是說,漁父頭戴著青色的箬笠,身披著綠色的蓑衣,就這樣冒著斜風細雨,在溪上樂然捕魚,不著急回家。這段對漁父捕魚生活的概括描寫,實際上是寄託了詩人對漁父悠閒自在生活的嚮往。

而這首詞,即便不去體會詩人背後的情感,單純以寫景來看。它也是一首絕美的詩歌,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鄉長卷。“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桃紅”與“流水”交相輝映,呈現出了暮春時節西塞山前的美麗湖光山色。加上漁父捕魚的情態,和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景色融合在了一起,美得令人心醉,讓人神往。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了史上最著名的詞,真令人拍案叫絕

綜觀張志和的這首詞,構思巧妙,意境優美,寄情於景,是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便極愛此詞,更是將它改成了一首《浣溪紗》:“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所以說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史上最著名的詞,令人拍案叫絕。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