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嫘祖的傳說

嫘祖,又名累祖。中國遠古時期人物。為西陵氏之女,軒轅黃帝的元妃。她發明了養蠶,史稱嫘祖始蠶。 出生於西陵。

故事:嫘祖的傳說

相傳,大約5000年前,水土豐沃的天中大地上,有一個西陵國氏族。在農曆三月初六那天,西陵氏族首領的家裡生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兒就是嫘祖。據說,從她出生的那天起,狂風暴雨持續了三天三夜。嫘祖降生時,其父正領族人禱告上天,巫師占卜言:“災星與劫難同時降臨西陵,災星不除,風雨難停。”父親回家,得知女兒與風雨同來,頭就轟然變大。看女兒,血胎娃子哭連天;聽屋外,風折樹枝響不斷。他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就派巫師把女兒扔進了山溝。風雨剛停,母親便去山溝尋找,竟然發現女兒未死,睡得香甜。母親把女兒抱回家哀求父親說:“女兒非是災星,天賜珍寶,千萬不可撿而復棄!”父親深為感動,接過女兒說:“咱來這裡定居已過十代,頭一次遭受此劫難,也許命裡該連累祖宗一次。咱就叫她累祖吧!”嫘祖的嫘字女旁是後人加的。

嫘祖長大後,出落成一位美麗、聰明、善良的大姑娘。她每天都要外出採摘野果,以侍奉家中體弱多病的父母,附近的野果採完了,便跋山涉水到遠處去採摘。可沒過多久,遠處的野果也採完了。姑娘一想到家中的父母要捱餓,不由失聲痛哭起來。她的哭聲哀婉、淒涼,森林裡的飛禽走獸都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天上的玉帝聽見了,撥開雲霧向下一看,原來是一個少女正哭得死去活來,便發了善心,把天庭中的罪仙“馬頭娘”打下凡間,變成吃桑葉吐絲的蠶。蠶把桑樹上的桑果送到姑娘的嘴邊,姑娘吃了,覺得又酸又甜,就採了許多帶回家給父母吃,父母的身體逐漸好起來。

轉眼到了夏天,桑樹上的蠶開始作繭自縛,吐絲做繭。姑娘看到蠶絲既有韌性,又很輕巧,便編成衣服給父母穿,蠶絲織成的衣服夏天涼爽、冬天溫暖,穿著非常舒服。姑娘受到啟發,將蠶捉回家餵養,逐漸掌握了養蠶的技巧和繅絲織綢的技藝,並將這些毫無保留地教給當地的人們,西陵國的子民從此不用再穿樹皮、獸皮,而是穿上了美麗輕巧的絲綢。

嫘祖發明養蠶織絲的消息很快傳遍了神州大地,據說東邊的夷人、南邊的越人一窩蜂來到西陵國,向嫘祖求婚,不過都遭到婉拒。最後,黃帝也來到西陵國,見到嫘祖,兩人一見傾心,結為秦晉之好。

嫘祖與黃帝聯姻結盟後,輔佐黃帝經營中原,建功立國,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黃帝與嫘祖,就成為上承洪荒下啟文明的偉大的歷史巨人。

嫘祖是有史籍記載的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華夏文明的奠基人。嫘祖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和精華,它屬於華夏上古文化、根文化的範疇,是世界絲綢文化的寶貴財富,是炎黃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東方女性文化的光輝典範。

作為“華夏母親嫘祖故里”的鹽亭縣,不僅有大量的出土蠶桑文物、化石、嫘祖文化遺蹟,唐代《嫘祖聖地》碑,而且還有許多關於嫘祖發現天蟲、養蠶制絲的傳說。

民間傳說嫘祖父母為羲伯歧娘,一日歧娘夢王母以綵鳳投懷,感而有孕,降生嫘祖。嫘祖死後,王母派八仙女到人間繼續教民栽桑養蠶,功成後八仙女昇天,佇立為八尊石像,守候在嫘祖陵旁,是為“八仙朝尊”。此外,還有許多神奇故事。

歡迎轉載,評論,喜歡的話,點個關注,每天都在更新,我是@365故事匯,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