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頂尖十大綜合醫院

中國最頂尖十大綜合醫院

一、北京協和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是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的臨床醫學研究所,是一所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醫院。北京協和醫院擁有一批優秀的醫學家、醫學教育家和醫學科研隊伍,擁有大量可與世界接軌的先進設備,醫院專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醫療、科研、教學等方面均有相當的水平。北京協和醫院與原北京郵電醫院合併後分為益生路東西二院:北京協和醫院東院、北京協和醫院西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症診療的國家級中心,也是世界規模第一的綜合性單點醫院,擁有中國規模最大、最早整體通過美國病理家學會(CAP)檢查認可的醫學檢驗中心。醫院運行院區佔地五百餘畝,業務用房60餘萬平方米。院本部床位4100張,以診治疑難危重疾病為主;溫江院區床位200張,以診治康復、腫瘤及慢性疾病為主。

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位於上海市徐匯楓林路180號,始建於1937年,佔地面積9.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8萬平方米,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急救、保健、康復於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核定床位2005張,配有螺旋斷層自適應放療系統(Tomo)、PET-CT、320排640層超速螺旋CT、全數字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機(DSA)、直線加速器、3.0T磁共振斷層掃描儀、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SPECT)等醫療設施。

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瑞金二路197號(永嘉路口),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始建於1907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設有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3個(微創外科、內分泌與代謝病、血液病),6個市級研究所(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上海市內分泌與代謝病研究所,上海燒傷研究所、上海血液學研究所、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

五、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為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審定的三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醫院設有多專業、多層次、高質量的100多個特需門診和400多個專家門診及103個專業門診。

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中山一院)地處廣東省省會廣州市,是國家重點大學中山大學附屬醫院中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附屬醫院,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醫院之一。前身為廣東公醫醫學專門學校附設公醫院,歷經百年滄桑磨礪,2001年更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現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和國家愛嬰醫院,是華南地區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的重要基地,素以“技精德高”在我國和東南亞一帶久負盛名。

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位於上海市靜安區烏魯木齊中路12號,創建於1907年,是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上海市醫保定點醫院,是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屬醫院、復旦大學附屬教學醫院、中國紅十字會冠名的醫院,是衛生部心血管內科學住院醫師培養基地,是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碩士點,先後榮獲“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紅十字參與世博先進集體”稱號)、上海市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特別支持獎”等榮譽稱號。

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建於1918年,是中國人自行籌資建設和管理的第一家綜合性西醫醫院,最初命名為“北京中央醫院”,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伍連德博士任首任院長。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管醫院,北京大學附屬醫院,北京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九、同濟醫院

同濟醫院位於湖北省武漢市解放大道1095號,醫院現有病床2000張,設19個臨床科室,13個醫技科室和19個二級專科。其中內科心血管病、內科呼吸系病、外科學(普外)、婦產科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器官移植研究所、呼吸內科實驗室是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康復醫學科被WHO指定為培訓和研究中心,同時,醫院還是亞洲國際急救中心成員單位。

十、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系三級甲等醫院,是浙江省醫療、教學、科研指導中心之一。醫院創建於1947年11月1日,1952年被命名為浙江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1960年被命名為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999年9月改稱現名,又名浙江省第一醫院。醫院佔地面積73畝,總建築面積10.5萬㎡ , 在建7.1萬㎡ ,智能化綜合樓現已投入使用,現有在職職工1775人,其中高級職稱醫護專家300餘人。床位1400張,有臨床科室35個,醫技科室23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