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4831人!70多位杭州警察24小時堅守浙滬“大門”只為他們平安回杭

杭州日報訊 歷經風雨考驗,更顯平安可貴。初春,疫情防控態勢剛穩定下來的杭州又迎來一次嚴峻“大考”: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的同時,大量留學生、僑胞等陸續回國。

距離杭州市中心一百多公里的嘉興大雲檢查站,是浙滬陸路最大卡點,也是來往浙江上海的“第一門”。根據聯防聯控機制,凡從上海入境去往鄰近省份旅客,都須用大巴集中送回該省指定地點;而浙江的指定中轉地點,就在大雲檢查站。3月7日,杭州派出以公安牽頭、多個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趕赴大雲,全面開展入境回杭人員的接收轉運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這項略帶危險的工作,杭州這群黨員民警主動站了出來,趕赴杭城東大門,在26天的時間裡,全力做好疫情“外防輸入”工作。

4831人平安轉運

敢闖敢拼的浙江人早已走遍世界。杭州作為省會,“走出去”的同胞數量更是數以萬計。

杭州特警支隊機動六大隊民警龐楓煒是第一批趕赴大雲的先遣隊隊員。他回憶說,剛到大雲的那個晚上,才剛熟悉如何正確穿戴防護設備的先遣隊,就完成了3批次26人的護送任務。同時,入境人數之多,也遠遠超乎他的意料。

進駐大雲期間,工作組共轉運入境來杭人員4831人,佔入境來浙人員的近三分之一,遠超其他地市。這之中,來自疫情高風險國家的人員有2317人,更是佔了轉運總數的48%。

大量入境人員有序、平安、快捷轉運回杭,人員交接無一遺漏——杭州公安最終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

這背後,離不開工作組“一指四組”運行架構——現場指揮部下設信息綜合組、現場處置組、後勤保障組和機場駐點組等4個小組,各成員單位合成最小作戰單位,將人員工作效率調動到最大化。

為了不遺漏任何一位入境人員,工作組還從“杭州健康碼”中汲取靈感,在24小時內研發並部署上線了具有多種功能的“入境一碼通”小程序。從此,掃碼填報不僅做到了“零接觸”,更將傳統的紙質填報審批時間大大縮短,實現了一碼暢行。

事實也證明,“入境碼”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當6名入境人員在後期確診時,工作組第一時間啟動密切接觸人員倒查,最終快速核實出經大雲轉運的與確診患者同航班入境、同班車回杭的密接人員78人,做到了疫情的有效防範。

“30分鐘清零”效率

很多人不理解,大雲中轉站的任務不就是簡單機械地不斷接人、送人嗎?

但對於大量入境人員而言,從下飛機那一刻,“入境會不會很久?什麼時候能回杭州?什麼時候能見家人?”大家都是惴惴不安。

轉運速度越快,滯留時間越短,接觸人員越少,才對疫情防控工作更有利,也能讓諸多回家同胞心裡更踏實。如何更安全有序、快速有效地轉運,成了駐點民警們面臨的最大難題。為了達到“緊密銜接、滴水不漏、快速反應”的目標,除了幫上大忙的“入境碼”,工作組還制定了大雲中轉站直送市區、屬地半途定點接駁的轉運接收方式,不僅單趟節省了近2個小時在途時間,也減輕了屬地的承運壓力。

但這還不夠。要再快,再快一點。

“30分鐘清零”的時效標準因此出爐——進站掃碼登記至出車離站30分鐘內完成、到達中轉接駁點至屬地接收30分鐘內完成、屬地接收後30分鐘內完成閉環措施的落地首報……“30分鐘清零”幾個字同時也意味著,每位乘客等待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哪怕一次只有一個人回杭州,也要及時發車。

這樣的時效標準,讓往返200公里的轉運不斷提速,也穩定安撫了入境人員的情緒。

26天時間裡,工作組共發車509車次,按照每趟行程200公里核算,累計行程10.2萬公里,相當於繞赤道2.5圈。

“0感染”“0事故”

安全,始終是駐點民警工作的第一原則。

機動六大隊民警彭亮回憶起了3月14日的事。那天,他在機場登記點發現一名青田籍旅客體溫為37.5℃,於是立即將旅客暫時隔離,並聯系醫護人員進行復測。該男子後來還表示,自己有嘔吐等症狀,彭亮又協調防疫部門進行進一步檢測。

現場初檢結果顯示正常,但彭亮還是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又要求工作人員再次進行腋溫複測,並最終證實該名旅客為普通發熱,也因此消除了一個疑似疫情入浙的隱患。

而在轉運途中,工作組還考慮到了回杭途中交叉感染的風險,為此採取了“寧可多跑路,也要降密度”的方式,實際每車載客率19%,遠遠低於核載規定人數的50%的執行要求。

最終,在完善的倒追措施和防範措施雙重保障下,疾控部門通報的6名經大雲轉運回杭的確診人員,涉及密切接觸人員中無一感染。這也是駐點民警們最為驕傲和欣慰的成績。

此外,民警們自身的健康也是重中之重。為了確保這些“一線戰士”們的安全,執勤人員回駐地必須通過體溫篩查和嚴格消毒,衛健部門還給每位民警配發了體溫計,後勤組更是對駐地進行常態化消毒消殺工作,確保工作、生活環境絕對乾淨。

為了保證往返杭州的交通安全,工作組還在每輛車上都配置了GPS信號模塊,實時軌跡實時展示,避免了疲勞駕駛和超速等情況,實現車隊在509車次轉運過程中“無一交通安全事故”的目標。

24小時不斷堅守

“大戰有我,有我必勝。”這是工作組70多位杭州黨員民警的集體心聲。

緊急進駐大雲後,面對環境陌生、物資短缺以及多部門混同等困難,杭州公安民警們齊心協力,扛過了無數個不分日夜的連續執勤。24小時在崗,作息時間和三餐不規律,無法充分休息,是駐點民警們工作的常態。

支隊機動一大隊民警戴偉榮是小組中唯一的大車駕駛員。車輛保養、勤務消殺、人員接送全都壓在這位44歲老民警身上。穿著悶熱厚重的防護服,一個來回轉運就要花上5小時,撤崗回來的隊員都已疲憊不堪,誰去接駁點接送?戴偉榮此時都會淡淡地回上三個字,“我來接”。

可不少同事都知道,戴偉榮患有慢性胃病。唯一替他“訴說辛苦”的,恐怕只有放在桌上不斷減少的胃藥藥片。

還有被稱為“1224隊長”之一的倪海燕。他和幾位同事時刻守著1臺對講機,2部手機,24小時不間斷地協調現場人員。哪怕實在困得不行,他也會把手頭設備音量調到最大,不讓自己錯過任何一條消息。幾天下來,幾位“1224隊長”的喉嚨很快就啞了,黑眼圈也越來越重。

在大雲檢查站,所有工作都像沒有保質期的產品,當天“產生”,必須“出倉”。正是靠著許多像戴偉榮、倪海燕這樣的民警,轉運工作才能做到百密而無一疏,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

嚴防輸入,全國一盤棋;守護杭州,決勝在合力。在這場抗擊疫情戰爭尚未結束的時刻,駐點大雲的70多位杭州警察始終堅持“守牢大雲防禦門,爭當‘疫’線排頭兵”的精神,成功打贏這場境外疫情防輸入硬仗!

現在,這群“逆行者”們也即將返回杭州,重回相別一個多月的溫暖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