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查扣一批侵權香皂,成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4月21日,海關總署公佈2019年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黃埔海關與國內執法機關合作查獲侵權貨物案件入選。黃埔海關通過部門間的執法合作和職能銜接,開創了由海關在口岸查線索、控貨物、蒐證據,並協助地方主管部門具體辦理案件的聯合執法模式,推動了打擊侵權的“無縫銜接”。

廣州查扣一批侵權香皂,成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構築知識產權侵權立體防控網絡

去年8月,黃埔海關通過對侵權舉報線索的風險查證,判斷一批已進入海關監管區域的香皂存在較大的侵權嫌疑。在對該批貨物所在的貨櫃進行嚴密監控一段時間後發現,上述貨物長期滯庫,無人向海關申報,黃埔海關向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進行了線索通報。廣州市市場監管局接海關線索後,指派廣州市開發區知識產權局協同海關辦理案件。經現場聯合執法,一舉查獲侵犯商標專用權的香皂1.44萬塊。目前該案已移交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辦理,並由該局扣留上述侵權嫌疑貨物。

廣州查扣一批侵權香皂,成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海關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工作體系的重要環節,積極參與國家知識產權綜合治理工作,多維度與地方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執法協作,進一步強化了口岸執法協作制度建設。同時積極發揮進出境監管部門對監管區域內貨物的物流監控優勢,及時發現侵權高風險貨物線索,通過知識產權工作機制主動聯繫地方相關主管部門開展執法合作,構築知識產權侵權立體防控網絡,有效提升了海關口岸打擊侵權執法的震懾力,維護口岸進出口秩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琳 通訊員陳雷

圖片由黃埔海關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王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