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老規矩之四:不許不叫尊稱或名字就說話

中國傳統老規矩之四:不許不叫尊稱或名字就說話

文丨彬叔

說在前面

“嘿!叫你呢!”,當有人用這種打招呼的方式和你說話,自己心裡肯定不舒服。打招呼是社交場合的最基本禮儀,也是最核心之一。不管是你和家裡父母、還是孩子,不叫尊稱或名字就說話,只能是出現矛盾時才會發生的情況。當你和朋友、同事或者上司想交流時,用這種口氣打招呼,擺明了就是想吵架。如你向陌生人問路時,用這種口氣說話,不理你、遭白眼是正常,給你指錯路也是活該。

隨口的一句尊稱,真的就是那麼難嗎?為什麼現在社會上還有那麼多人連招呼也不會打呢?

中國傳統老規矩之四:不許不叫尊稱或名字就說話

正文

01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

看看現在的家長讓孩子給客人打個招呼,是連哄帶獎勵,孩子也不一定聽話,該怎麼玩還是怎麼玩。往往這時客人最多尷尬地笑笑,家長這時說聲抱歉這事就過去了。

問題就出在客人走了以後,家長是如何處理孩子不打招呼這個事情的態度上。對孩子教育特別關心的家長,會和孩子講不打招呼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雖然有的孩子小還不懂事,但只要你經常給孩子灌輸這種好的禮儀,等孩子慢慢長大以後,和那些家長不太注重教育的孩子相比,非常受到別人的喜歡。

家長是孩子第一位老師,常說的一句話:誰家的孩子跟他的父、母親這麼像。外貌是基因遺傳,而習慣可是後天養成的。家長要是不愛打招呼,對人不禮貌,孩子是有樣學樣,長大了也會叫人不說尊稱,也會不叫人的名字。用現在流行的話,這個人情商太低。

中國傳統老規矩之四:不許不叫尊稱或名字就說話

02 不同修養的人

在現實社會中,常常會看到有些人待人接物非常得體,和他在一起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雖然很多人說李嘉誠的不是,但李天王請客人還恭敬得給每個人發名片,對所有客人都到電梯口迎來送往,就這一點,讓很多接觸過他的人從心裡佩服。

社會上還有一種人,當有求於別人時,對人非常熱情,一旦你沒有利用價值時,馬上就不再聯繫,甚至看見你也當沒看見,就是打招呼也聽不到最起碼的“您”了。

還有一種人對領導或有錢人,那是“您”啊、“貴”啊、“大”啊、“老”啊,就差點把臉貼到人家屁股上才顯得無比尊重;轉過臉面對下屬和沒錢的人,鼻孔是朝天,眼睛裡透出蔑視。歷史和現實中,這種人還活得很滋潤。

中國傳統老規矩之四:不許不叫尊稱或名字就說話

03 不同場合要說不同的話

家裡人因為經常在一起,稱呼上比較隨便,但對長輩不用尊稱、其他人不叫名字,也會讓人不舒服,甚至會引起家庭矛盾。平時可能不計較,實際上當遇到不開心時,這個對家裡人“都不尊重”的帽子,那就是一大罪狀哦。

還有碰到年輕的女子叫“小姐”,那就是找抽;在公眾場合不喊領導的職務,尤其是再帶個“副”字,除非你不想提拔和加薪,否則,領導開會討論時,平時嘴上不說,在會議上可以說你某些能力方面還有待提高什麼的。

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過分,直呼其小名如“二狗”“丫蛋”“二愣子”不好,還有叫朋友某些綽號也不好,更有拿別人的某些部位殘疾來開涮。可能你的朋友不計較,但在外人看來,你是什麼樣的素質已經一目瞭然。

中國傳統老規矩之四:不許不叫尊稱或名字就說話

最後的話

中國一直享有禮儀之邦一說,人與人之間用語言來溝通,是達成共同協作的根。要麼,我們人類怎麼能幹的過那麼多兇猛野獸,屹立在動物食物鏈的頂端。

看似打招呼時不許不叫尊稱或名字就說話,這麼簡單的一個交流方式,卻體現一個人和你家裡所有人的素養。就像世界著名的禮儀大師說過的一句話:我只要用一頓飯的時間,就能夠知道你的父母生活背景是什麼樣?你受過什麼樣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