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13歲孩子培養成忤逆不孝的人

誰把13歲孩子培養成忤逆不孝的人

文丨彬叔

說在前面

一則網上新聞上了熱搜榜,網友紛紛留言,有的說:現在的孩子怎麼能這樣對待母親;有說:還不是手機遊戲害了孩子;還有的說:家庭教育不好,活該。

3月25日上午,在貴陽花果園一小區,一名女士阻止13歲的兒子玩手機時,對方竟拿起剪刀追趕威脅:“不還手機就捅死你”,他父親無奈只好報警求助。南明公安分局網格民警化身“思想輔導員”,對少年進行耐心勸導,發現其叛逆的性格與父母的疏於照顧關懷有關。

雖說孩子當著民警和父母寫下了保證書,但我們將事情的細節深度思考一下,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誰把13歲孩子培養成忤逆不孝的人

正文

01 父母沒有以身作則

新聞報道中,經過民警的耐心勸說,孩子才打開了房門,向民警訴說發生事情的原因:父母經常吵架、打架,母親還愛賭博。

父母作為孩子的老師,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孩子。當你們經常吵架、打架時,作為幼小的孩子怎麼也說服不了你們,更不知道幫哪一方才是對的。在這樣充滿怨恨的家庭生活,他除了無奈,就是痛苦。

作為父母在外上班打拼,孩子會記在心裡,當他成人了,會想辦法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但母親經常賭博的惡習,讓孩子怎麼能把這樣的母親當成榜樣。

誰把13歲孩子培養成忤逆不孝的人

02 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對

孩子說:有次在學校生病他們也不關心,甚至還說他是裝病。作為父母對孩子這樣,難怪孩子感到很委屈,真的懷疑自己是別人家的。

對孩子從小就要教育孩子說話做事必須誠實,孩子撒謊要及時發現並馬上糾正。不能當孩子生病也不相信的時候,孩子還怎麼和你們說真正的心裡話?

父親常年在外,母親愛賭博,孩子回家要麼見不到父母、要麼就是無休止的吵架,孩子哪裡還想回家?不想上學就離家出走,而且在同學家一住就是4、5天,更能說明父母對孩子關心不夠。

誰把13歲孩子培養成忤逆不孝的人

03 與父母的對抗僅僅是開始

將孩子從同學家接回來,作為母親除了質問孩子為什麼幾天不上學?不去了解孩子不想回家的原因,只會等來孩子冷暴力的回答:不想上學了。

面對母親喋喋不休地責備,孩子只有選擇轉移注意力,抱著手機玩幾個小時。當把孩子手機收掉,徹底讓孩子失去了耐心,用父母經常打架的場景,拿起了桌上的剪刀,索要唯一能安慰他的手機。

當報警後,孩子不是害怕才關上自己的房門,而是關上了他自己的心門。當孩子無數次面對父母吵架、打架時的無奈,今天他也讓父母無奈地報警求助。

誰把13歲孩子培養成忤逆不孝的人

最後的話

雖說,孩子保證書也寫了,但他也寫上了自己的要求:媽媽不要在家吵架打架,不要把錢花在賭博上。父母也表示以後會多陪陪孩子,但前提是:父親能扔掉養家餬口的工作回家嗎?母親以後不會再賭博嗎?孩子能不要說謊、戒掉玩手機的癮嗎?

常說:孩子就像一顆樹苗,從小就要精心呵護,看到有些旁枝就要及時修剪,防止長歪了要有個支撐的杆子。從這個貴陽家庭發生的事件,是不是值得所有人的反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