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修房砌牆後再澆樑與樓板,該按框架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給工錢?

農村建房不按規範操作再正常不過了,但由於農村自建房這個市場規模小,正規建築公司很少涉獵其中,僅有為數不多的一些建築公司或團隊又只接小別墅,因而農村施工隊承攬了大多數普通農房的建設工程。另外,部分普通農房由缺乏建築知識的農民自建。如此一來,農村自建房的質量良莠不齊,不規範操作也常有發生,甚至在結構上留下一些隱患。

農村修房砌牆後再澆梁與樓板,該按框架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給工錢?

農村建房一般用行規代替規範,更多是靠師傅的個人經驗而非國家相關標準,而不同師傅的經驗有差異,質量就難以得到保障。比如建房所採用結構,同樣為框架結構,但施工工藝流程卻不一樣,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對於框架結構,農村多是先做柱子再砌牆,而後再做梁與樓面,順序與常見的框架結構施工明顯不同,如此做法是否可取呢?

農村修房砌牆後再澆梁與樓板,該按框架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給工錢?

一、農村框架結構自建房的那些說法

由於不同於常見施工工藝而被質疑為偽框架,有些師傅就有意見了,並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1、如果認為樑柱板非一體澆築是偽框架,那城裡幾十層樓房難道是綁紮鋼筋支模到頂後再一次性澆築而成型的?不也是一層樓一層樓地分開澆築嗎?刺楸覺得似乎有些道理,但明顯混淆了樑柱板一體與建築整體的關係。

農村修房砌牆後再澆梁與樓板,該按框架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給工錢?

2、混凝土需要靠澆水降溫來保養以達到強度,樑柱板一體澆築,柱子在模板包裹下又該如何澆水養護呢?若保養不好,水泥失去應有強度,如何保證房子質量?而先做柱子,一天左右就可拆模,再澆水保養半月。刺楸認為,確有道理,就算是拆分施工,但為何柱子做好後要先砌牆再往下施工,難道就不能等梁與樓板澆築拆模後再砌牆嗎?僅是為了合理利用空檔的時間嗎?

農村修房砌牆後再澆梁與樓板,該按框架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給工錢?

3、以前都是分開澆築,近十來年才興起的一體澆築。樑柱板一起施工算偷工行為,因為鋼筋多、柱子高,一起澆築時由於鋼筋阻擋,振搗棒可能連柱子都伸不進去,無法振搗充分而出現蜂麻面。甚有道理,一體澆築確實能省時間,但先做柱子再砌牆也可節約時間。

農村修房砌牆後再澆梁與樓板,該按框架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給工錢?

4、磚混結構先砌牆再澆築構造柱,相當於是把兩個牆面當成了模板,就像地梁用模板或磚把鋼筋圍起來澆築一樣,而框架結構與磚混結構的區別在於鋼筋結構,只要梁與柱的鋼筋按框架結構來佈設即可。至於做好柱子砌牆,牆體可當成梁的底部一直不拆的模板,牆梁一體不僅無縫隙,還方便樓面支模綁紮鋼筋。確實有道理,磚混結構的圈樑和構造柱用筋與框架結構不同,它們是連接與固定磚牆而非承重的,所以不能隨意拆磚牆。這點真的都快把刺楸說服了。

農村修房砌牆後再澆梁與樓板,該按框架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給工錢?

二、刺楸的看法

做好柱子再進行後續施工的做法如果可取,意即刺楸在前文中提到的拆分施工,那是否意味著做柱後可隨意拆除砌的牆而無甚影響呢?是否有意味著可最後砌牆呢?

農村修房砌牆後再澆梁與樓板,該按框架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給工錢?

事實上,現實中農村建框架結構自建房,都是在柱子做好後就開始砌牆,但是刺楸認為施工隊這樣子做才是偷工取巧。如此一來,牆體起了模板和手腳柱的作用,避免因支模不合理而導致澆築過程中樓面坍塌,拆模後手腳架都拆了而牆體仍在,難道之前傳給牆體的荷載突然消失了?

農村修房砌牆後再澆梁與樓板,該按框架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給工錢?

​那與梁緊密結合為一體的牆體就由起初的受力而變為不受力了?那荷載從一體的牆梁何處消失而不再傳給牆體的?

最後,刺楸想說的是,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少兩三層樓的自建房甚至連構造柱都沒有,只要穩固就行,何苦太過較真呢?

農村修房砌牆後再澆梁與樓板,該按框架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給工錢?

以上就是刺楸對樑柱板拆開澆築並先砌牆的看法和疑惑,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