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讀《見識》有感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讀《見識》有感

一、珍惜時間

好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文章的一開始,就撕開了溫情脈脈的現實,讓你直面鮮血淋漓的真相。這種感覺其實用醍醐灌頂來形容並不合適,因為會讓人產生一些無可奈何的失落。


你所以為的真理有可能只是不願面對真相的自我安慰,你若厭棄的一些事情卻蘊含著人生的真諦。


就如同向死而生,有多少人願意寫下這四個字,並認真地擴展一下,到底什麼才是死亡的真諦,什麼才是生命的意義,怎麼做才算向死而生、才能讓自己實現這四個字的終極含義。


作者不斷地提到珍惜時間,希望用各種解釋來向讀者闡述珍惜時間的理由和方法。然而,我卻讀出了一絲難過和無奈,我不知道作者是否寫作的時候也是這般難受,因為看到太多的人渾渾噩噩地度過自己的一生,看到太多的父母不管理自我卻白白操心兒女,看到太多拼職場忘了家庭的白領,看到太多一輩子活得像一天一樣、最後還沉浸在瀕臨死亡的陰影下離開人世。


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呢?我覺得光是簡單地說“健康”、“真情”、“精神財富”不足以明白具體的做法,反而充實、認真、用心、平衡地度過每一天、面對每一個人事物、體會自己的每一分感受、回味每一個精彩瞬間與特別時刻,這種狀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最容易實施的向死而生吧。


我們不用去追求一樣的活法,當然更無法獲得一樣的成功。各種不同的環境因素造就了千差萬別的人生。非要給這些人生一較優劣的話,我想必然且只能是見識了。你也可以說是認知,或者是思維方式。那麼,如果你想要獲得人生躍遷,就只能升級你的見識。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讀《見識》有感

二、人生需要做減法

這一章,毫無疑問,就是給我增強“做減法”的信念的。我是在5月份的時候,萌生了減負的念頭。而在這之前,我居然扛過了很多很多看起來完全忙不完的計劃。我絲毫沒有感覺到自豪,反而,雜事叢生讓我每天喘不過來氣。

我回想之前走過的路,之所以能夠實現轉行,不僅僅是因為工作十年一直想要體驗不同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堅持在PPT設計和公眾號排版編輯上的持續努力,這才把握住了機會。而現在,由於體會了新的工作內容,接觸了太多新鮮事物,選擇越來越多,結果自己什麼機會都捨不得放棄,最後疲於奔命。我常常在想,當初的那個“一根筋”的小護士,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

我迫切地需要做減法。是的,我們大多數人都需要做減法,但是減法怎麼做?關鍵是什麼?捨棄什麼?剩下什麼?這種種抉擇,比十字路口更加複雜。王瀟有本書叫做《米字路口問答》,選擇面多的人又何止8個方向要抉擇?

書中講到思維認知升級的概念,要做減法,首先必須要先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模式是有問題的。比如,下班接孩子前遇到老同學,“不得不”寒暄了5分鐘,結果遇上堵車,害得孩子在幼兒園哭泣了半個小時。又比如,正在完成寫作計劃,微信突然彈出了一個對話,邀請你去一個群做個發言,“不得不”進群聊了半個小時,收穫各種讚美,結果冷靜下來,發現寫作思路完全被打亂了。這些“不得不”往往正是因為不健全的思維模式所導致的,需要升級你的大腦,換個“計算”方式。

然後,要整理自己的計劃,用“最後一年”的思考方式要求自己做出選擇,比如,寫下所有的任務之後,思考一下:假如生命只剩下最後一年,那麼眼前的這些任務,究竟該捨棄掉哪些?做哪些?如何平衡剩下的部分?如何精益求精?依然難以抉擇的,可以思考“最後一個月”做什麼,甚至“最後一週”。當然,你不能只去做那些及時行樂的事情,要儘可能選擇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讀《見識》有感

三、談談見識

常常聽到有人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麼起跑線到底是什麼呢?財富?地位?還是教育條件?作者認為都不是,唯一能夠被稱作“起跑線”的,只能是父母的見識。

是的,我們往往看到貧窮的家庭卻養出了彬彬有禮的孩子,而養尊處優的富家子弟卻飛揚跋扈。當然,假如家庭條件優渥、父母教養得體,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更是有著無可企及的自信和氣質。這一切,終歸是來自於見識。

見識究竟是什麼?見多識廣,是見識的真諦嗎?你去迪斯尼玩一圈,到夏威夷衝個浪,這個很難說是有見識,只能說你去過了不同的地方,領略了各地的風情,以後聊天說說當地的氣候人文,你能說上幾句。

那什麼才是真的有見識呢?其實就是你對人生大事變化發展的把握,遇到特殊情況會怎麼應對。面對社會環境的波動,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挫折,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應對措施,你的選擇結果代表了你的見識。到底如何一分高下,不用爭論,過幾年自然就知道了。

剛畢業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過多少事情,即使工作到30歲,也就7年左右,連1/3個經濟週期都不到,這樣的人很難對事情的把握有整體把控力。這時候,父母的見識就是孩子的起跑線了,父母能不能把握住時代的前進方向,能不能看清未來的趨勢,就顯得格外重要。

如果你的家庭,你的父母,你的長輩,不具備對你人生規劃進行長期指導。你今後的發展,有幾種可能:

第一,運氣非常好,每次都能遇到神轉折;

第二,你遇到了一位貴人,給予了父母給不了的見識指導;

第三,你主動探索整理,踏實穩健地小步迭代,實現彎道超車。

另外,我覺得,逆耳忠言一定要認真汲取,花言巧語就要警惕了,要冷靜分析。你喜歡聽的話,往往是那些不需要對你的未來負責的人,故意編出來讓你麻痺大意的。但是假如你的心智不足,聽信了他人,選錯了方向,人生的苦難是由你和子女獨自承擔。這個時候,別人不會對你有任何的憐憫,更多的可能只是嘲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