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出爐!過去一年,湖南人最“惦記”十本書

華聲在線4月23日訊(記者 謝添翼 劉思佳 整理報道)今天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湖南圖書館2019年度閱讀報告新鮮出爐,全年借閱文獻數量達183.69萬冊次。報告用大數據歸納了湖南讀者閱讀偏好,按圖書預約情況統計,整理出“最令人惦記的圖書”Top10,讓我們一起閱讀,在書中相遇吧。

“最令人惦記的圖書”Top10:(按圖書預約情況統計)

1.《解憂雜貨店》

簡介:僻靜的街道旁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絕症,年輕女孩靜子在愛情與夢想間徘徊;克郎為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少年浩介面臨家庭鉅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

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奇妙的事情隨即不斷髮生。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會,將如何演繹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2.《看見》

簡介:《看見》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

十年前她被選擇成為國家電視臺新聞主播,卻因毫無經驗而遭遇挫敗,非典時期成為現場記者後,現實生活犬牙交錯的切膚之感,讓她一點一滴脫離外在與自我的束縛,對生活與人性有了更為寬廣與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間,非典、汶川地震、兩會報道、北京奧運……在每個重大事件現場,幾乎都能發現柴靜的身影,而如華南虎照、徵地等剛性的調查報道她也多有製作。在書中,她記錄下淹沒在宏大敘事中的動人細節,為時代留下私人的註腳。一如既往,柴靜看見並記錄下新聞中給她留下強烈生命印象的個人,每個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沒有人可以只是一個旁觀者,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書中記錄下的人與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3.《中國寫意花鳥畫技法》

簡介:這本由周凱達編著的《中國寫意花鳥畫技法》在簡述中國寫意花鳥畫的歷史傳承與發展的基礎上,對寫意花鳥畫的審美要點、技法要素、構圖原理等作了精練講解。同時,精選了部分花卉及鳥類素材,用寫意的筆墨對其畫法作了示範性的指導,造型及繪畫步驟清晰,具有不俗的審美品位。

4.《人類簡史》

簡介:《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代表作品,書寫從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將科學和歷史編織在一起,從全新的角度闡述地球上智人的發展歷史。

5.《薛兆豐經濟學講義》

簡介:薛兆豐老師善於把複雜的現象用簡單直接的方式說清楚。這本書講解了生活中不可能繞過的經濟學核心概念,比如稀缺、成本、價格、交易、信息不對稱、收入等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通過大量真實案例的經濟學分析,更實際、更有趣、更深入和徹底地將經濟學思維運用於各種實際場景,幫你繞過經濟學花招,理解現象背後的經濟邏輯,從而啟發你將同樣的思維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6.《三體》

簡介: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軍方探尋外星文明的絕秘計劃“紅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按下發射鍵的那一刻,歷經劫難的葉文潔沒有意識到,她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7.《平凡的世界》

簡介:這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對今天的大學生朋友仍有啟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本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間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8.《墨菲定律》

簡介:本書是一本揭示人類潛在種種心理效應的心理學通俗讀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即“墨菲定律”。與此同時,從自我認知、經濟管理等方面入手,作者引出了數十條對現代人工作和生活有諸多影響的心理學、管理學定律、法則,比如沉錨效應、瓦倫達效應、霍桑效應、洛克定律、凡勃倫效應等。將一個個看似艱深、晦澀的定律、法則闡釋得透徹明瞭,對人們正確理解人性、理解社會有著十分有益的啟示。本書語言流暢,案例豐富,對於讀者拓展認知心理,改善思維方法,提升生活、工作格局有著深遠的指導意義。

9.《月亮與六便士》

簡介:“即使只靠一支畫筆,淪陷於赤貧之中,我孤獨而熾熱的靈魂也無法和畫畫兒分開。” 查爾斯(原型是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在不惑之年,拋妻棄子,奔赴巴黎學畫。在異國,他落落寡合,貧病交加,甚至為了創作一幅女人的裸體畫,害得別人家破人亡。在種種遭遇後,他來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島,在當地結了婚。那個如伊甸園般的世界,他心嚮往之。緊接著,貧窮與絕症將他緊緊包裹,在雙目失明的狀況下,他用盡畢生力量在那座純色的木屋牆壁上繪下了一幅驚人鉅作,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大火、一個天才隕落的噩耗……

10.《小家,越住越大》

簡介:居住,是個技術活兒。好不容易買了房,可是,你會“住”嗎?普通人的一生,住幾套房子?依靠時間積累居住經驗值,實在太慢、太難了。這並不是靠裝修或者換房,就能徹底解決的問題。房子、裝修、傢俱都只是硬件而已。真正想要住好一個家,必須提升“軟件”——你的“住商”。住商,是將房子住出價值的能力,是將房子住出品質的能力。《小家,越住越大》系列,中國人的“住商啟蒙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