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國書香第一城 未來三年成都將這麼幹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4月23日報道

推動天府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面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人文品質,讓閱讀成為成都人的生活方式。4月22日,成都市委宣傳部發布《建設書香成都發展實體書店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顯示,2022年建成“中國書香第一城”,市民綜合閱讀率、城市綜合閱讀指數、個人閱讀指數、公共閱讀指數位居全國前三,實體書店發展水平位居全國一流。

成都首次響亮喊出建成中國書香第一城,究竟有哪些亮眼措施?會對從業者帶來什麼便利?將如何把閱讀帶到更多市民身邊?快跟著這份解讀來了解。

有數量有特色 成都將形成書店集群

記者從成都市委宣傳部瞭解到,成都每年新增實體書店不少於100家,以綜合性書城為主幹,以特色書店、精品書店、校園書店、社區書店為依託,打造書店文化地標和特色書店文化品牌,形成“一區縣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店”佈局和覆蓋全市城鄉的實體書店網絡。

建中國書香第一城 未來三年成都將這麼幹

方所全國首家自營社區書店落戶成都 圖據成都商報

全市各區(市)縣將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綜合性書城,推進現有書城轉型升級,引進國際國內知名書店,在大型商圈、文創園區、旅遊景區、特色小鎮、天府綠道等區域佈局精品書店,在高校、小區周邊佈局校園書店、社區書店。成都將支持社會各界開設國學書店、科技書店、專業書店、藝術書店、女性書店、兒童書店、古舊書店等特色書店。

接下來,成都將開展成都最美書店評選,打造一批最美書店,讓品牌書店在城市空間串珠成鏈,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實體書店集群,使成都成為品牌實體書店聚集度最高的城市。

每年新建各類閱讀空間500個以上

根據《計劃》,全市每萬人公共圖書館建設面積達到135平方米,人均藏書量達到1.2冊以上。成都將加快市縣公共圖書館新館建設,推進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完善全域公共圖書館網絡佈局。

接下來,成都將完成成都圖書館分館和金牛區、簡陽市、高新區、溫江區、龍泉驛區東安湖圖書館新館建設,完成雙流區圖書館整體改造升級。全力推進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將全市鄉鎮(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站(中心)全部作為縣級圖書館分館,形成成都圖書館、區(市)縣圖書館、鄉鎮(街道)圖書分館、農家(社區)書屋四級網絡體系。鄉鎮圖書分館面積不低於200平方米,圖書藏量不低於6000冊,每週開放時間不少於56小時。

未來,成都將形成覆蓋城鄉社區的15分鐘閱讀圈。每年新建各類閱讀空間不少於500個。今後不止是書店,商場、寫字樓、電影院、運動場館、酒店、餐飲、咖啡館、茶樓等商業服務場所也將設立閱讀空間,開展閱讀活動。

每年開展閱讀活動不少於10000場次

當下的成都,各類閱讀活動已成為人們度過休閒時間的一大選擇。在書香成都品牌的統領下,我市將以成都讀書月、兒童閱讀周、閱行村社、年度全民閱讀盛典等品牌活動為抓手,深入推進全民閱讀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軍營。

《計劃》顯示,全市每年將評選100個閱讀之星、100個書香家庭、50個書香校園、50個書香之村(社區),每年開展閱讀活動不少於10000場次。名家講座、作家籤售、圖書展覽、讀者沙龍、閱讀分享、親子閱讀等系列閱讀推廣活動,將在成都次第展開。

如何讓書店在一座城市裡生存下去?2014年,成都在西部城市中率先制定了實體書店扶持政策,出臺《成都市實體書店扶持獎勵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大力扶持實體書店發展。接下來,還將鼓勵金融機構針對實體書店發展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中小微、專精特新書店的融資支持,降低運營成本,多管齊下為從業者排除後顧之憂。

大學畢業生想創辦實體書店,也不妨來成都一展身手,在享受中央和省市相關創業創新扶持政策的同時,也可以享受省市實體書店專項扶持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