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就要來了,財富結構即將開始重組

央行數字貨幣就要來了,財富結構即將開始重組


4月14日,一張照片在忽然流傳開來!

這張圖片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4月14日,一張央行數字貨幣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內測截圖開始在朋友圈刷屏。與截圖同時出現的,還有一則消息:DC/EP將首先在深圳、雄安、成都、蘇州四個試點城市進行測試,從本月開始,上述城市的部分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資、補貼將通過DC/EP發放。

備受關注的數字貨幣,似乎又離我們近了一步。那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呢?

這次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其實可以乾脆叫做電子版的人民幣,跟紙幣版本的人民幣,本質是同一樣東西。只不過紙幣看得見摸得著,電子版人民幣是存在於大家的電子設備中。如果說紙幣是磁帶、CD的話,那數字必備就是MP3文件了。

那數字貨幣和支付寶、微信的線上支付有什麼區別嗎?

其實,雖然這兩樣東西,看上去有一點像,但其實完全不是一回事。央行發行的數字化貨幣,並不是我們理解的銀行卡里的那一長串數字,它像紙幣一樣有面額、有數量,而且還能分開。


央行數字貨幣就要來了,財富結構即將開始重組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蘇州相城區是央行數字貨幣的重要試點地區。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資通過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代發的工作人員,將在4月份完成央行數字貨幣(DC/EP)數字錢包的安裝工作!

5月,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的50%將以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


央行數字貨幣就要來了,財富結構即將開始重組


究竟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是指中央發行的數字貨幣,屬於央行負債,具有國家信用,與法定貨幣等值!

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幣,具有法償性,也就是說,不能拒絕接受數字貨幣。從法權性講,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有人可能會說:央行數字貨和支付寶、微信支付差不多吧?

其實差別可大了!

你可以想象這樣的場景: 只要我們手機上都有DCEP錢包,那連網絡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裡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

想想紙鈔就能理解了。你用紙鈔進行支付的時候,是不需要賬戶的。但是我現在使用微信或支付寶支付的時候,需要綁定任何銀行賬戶的,要綁定一張銀行卡。

央行數字貨幣就要來了,財富結構即將開始重組


然而使用的這個幣錢包,也不需要實名認證,也不是非得要綁定手機號等個人信息。

這就意味著, DCEP能像紙鈔一樣流通。也就是說,你可以把它簡單地理解成紙鈔的數字化替代。

也就是說,數字貨幣將具有真正的貨幣特徵!

要知道,即便是是Facebook推出的加密貨幣Libra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另外請記住這一點:央行數字貨幣替代M0,其功能和屬性與紙幣相似,只不過形態是數字化的。

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走的是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結算,屬於M1和M2級別的數字化,不具有M0級別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

M0:一般指的是流通中的現金

M1 :一般包括 M0 + 各單位的活期存款,

M2:包括 M1 + 居民儲蓄存款 + 單位定期存款 + 單位其他存款 + 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據預測,接下來兩到三年時間會有30%至50%的M0被央行數字貨幣替代,基本實現央行數字貨幣全國範圍推廣,平常的現金使用大部分會被替代!

其實,這次疫情也加速推動了央行數字貨幣的進度!

要知道當前經濟活動大範圍停擺,這意味著各國政府將難以讓資金直接流向陷向困境的企業和工人。

雖然各國都在不斷的印錢發錢,但是許多資金都堵塞在銀行,貸款需求較低,阻止了這些資金流入最需要的家庭和企業,最終只是推高了富人持有的資產價格,導致增長放緩、加劇不平等。

如今若要有效刺激經濟、幫助受困群體,只有通過數字化,才能將錢真正的發給那些需要的企業和家庭以及個人!

可以說,在數字化貨幣時代,我們每個的收入/財富都會被精準定向,傳統的貧富分化問題,收入分配不平等問題等等,都將被解決!

當然,數字貨幣還有很多其他的優點,比如數字化之後很環保、再也不會有假幣的概念等等。大家也不用著急,先了解即可。因為目前央行的數字化貨幣還只是試點,離正式落地、發行、全面鋪開,還需要一些時間。

關於數字化貨幣,商商覺得唯一有點遺憾的就是儀式感。想想以後逢年過節,小朋友們收到的那一個個鼓鼓的大紅包都變成了線上的數字代碼,多沒快感。

央行數字貨幣就要來了,財富結構即將開始重組


央行數字貨幣就要來了,財富結構即將開始重組


屆時,天下的每一分財富,都將暴露在眾目睽睽眼裡!

你對數字貨幣怎麼看呢?歡迎來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