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皮的無奈在於出色的年輕球員太少

“十二強後我們踢了一些熱身賽,我召集了很多年輕的球員,想對他們多一些考察,而考察的結果是,我們的年輕球員目前在國際比賽上還是欠缺很多經驗。”

裡皮的無奈在於出色的年輕球員太少

這是裡皮同志昨晚在新聞發佈會上對年輕球員的看法。

弔詭的是,裡皮很少在正賽中啟用年輕球員,只是在一些熱身賽中考察年輕球員。現在卻說,他們欠缺比賽經驗。經驗從哪裡來?就是在這種大型比賽中鍛鍊、成長,可惜,沒有成績壓力的裡皮依然沒有給他們機會。

就拿本次亞洲盃來說,中國隊平均年齡超過29歲,領先其他23支球隊。這固然是裡皮臨走前想給自己、也給中國留個好成績,可是他走後怎麼辦?從裡皮身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指望外教來提升國足的水平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他們來到中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賺錢,而且是唱著歌賺錢。

裡皮的無奈在於出色的年輕球員太少

在過往的所有外教中,我只看到了兩個有良心的教練,一個是曾執教魯能的滕卡特,一個曾執教綠城的岡田武史,可惜他們都不能被認可,最終慘淡收場。

急功近利已經是中國足球的標配,請外教的目的就是拔苗助長,圖一時之歡。我們的報道中,都是用豔羨的語氣數說著韓國、日本的青訓有多麼優秀,甚至伊拉克、泰國、越南的青訓也是多麼的有聲有色,而一談到中國的青訓,則啞然失笑,顧左右而言他。

裡皮的無奈在於出色的年輕球員太少

事實證明,韓國、日本、伊拉克、越南的青訓確實優秀,這在伊拉克3:2越南一戰中可以清晰體現。伊拉克的10號球員穆罕默德·阿里是這個標準的“00”後,他那瞬間的暴發力,以及停球擺脫的判斷力,還有作為中鋒的支點力,根本與他的年齡極不相稱;越南的10號阮公鳳是個“95”後,他的個人技術和冷靜的出球速度著實讓人可怕。

當年中國隊1:5慘敗於泰國時,我們都認為這是意外,範大將軍更是說出了名句,“再下去要輸越南了,泰國隊輸完輸越南,再輸緬甸,接下來沒人輸了。” 幾年過去,我們赫然發現,我們輸給泰國或者越南已經不是什麼意外了,而是鐵一樣的事實。

裡皮的無奈在於出色的年輕球員太少

更如鐵一樣的事實的是,我們都沒有理由抱怨裡皮為什麼不帶年輕球員,因為中國年輕球員裡確實沒有出現穆罕默德·阿里和阮公鳳那樣的讓人眼前一亮的球員。更可悲的是,當鄭智馮瀟霆郜林們退役後,他們這種水平的球員都沒有了。

裡皮的無奈在於出色的年輕球員太少

表面上裡皮沒有給年輕人機會,事實是年輕人沒有拿出讓裡皮信服的實力,二者都是沒有辦法,沒有辦法就只能倚仗這些老將。

很多事不是不想做好,是沒辦法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