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公司大轉行,防疫用品大作戰

美國日趨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玩轉了電動車和火箭的馬斯克再次跨界當了“斜槓青年”,這次他要在醫療器械行業大幹一場,生產呼吸機幫助醫生們抗疫了。

早在3月19日,馬斯克從中國採購了1255臺經過FDA認證的呼吸機,捐獻給加州的醫院,之後,他在推特上表示,“如果呼吸機供應短缺,我們(特斯拉)可以製造。”

馬斯克還解釋說,特斯拉轉型生產呼吸機並非難事,“特斯拉可以生產擁有先進暖通空調系統的汽車,SpaceX可以生產配有生命支持系統的宇宙飛船。製造呼吸機並不困難,只是不可能很快造出來。”

網友們頓時急了,在推特下面留言:“要是有時間給你造,呼吸機還會短缺嗎?”“你要告訴一個已經呼吸困難的人說,你正在為他製造呼吸機嗎?”

不過,馬斯克這次並沒有讓大家等太久。4月6日,特斯拉就在公司 YouTube 頻道上放出一段視頻,工程師已經拿出呼吸機的原型產品。最重要的是,特斯拉呼吸機還能與Model3共用零部件。

危機時刻,這一次馬斯克還挺靠譜。事實上,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少明星公司都拿出自己靠譜的一面,紛紛轉型,社會需要什麼,他們就造什麼。

當新冠疫情發展到全球大流行(pandemic),感染人數突破百萬並且仍在飆升,呼吸機到底緊缺到了何種程度?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耳鼻喉科專家 Brian Wong 表示,“就像一場醫療行業的敦刻爾克,需求遠遠大於供給。”

4月4日,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M.Cuomo)在例行疫情發佈會上表示,在高峰時期紐約需要三萬臺呼吸機;州政府雖緊急訂購17000臺呼吸機,但由於廠商產能不足無法交付,相較之下美國聯邦政府的儲備大約是10000臺。一方面,全球的傳統呼吸機廠商開足馬力運轉,另一方面有相關生產線的公司 “跨界”,或許可解燃眉之急。

在馬斯克剛宣佈特斯拉可以造呼吸機時,就有人質疑特斯拉造呼吸機完全是公關表演,並責備特斯拉此舉會擠佔專業呼吸機生產商的零件供應。

但現在,拿結果說話,特斯拉的工程師表示,從一開始,他們就打算用特斯拉的汽車零件來製造呼吸機。這樣做可以不消耗醫療產業的物資供給。另一方面,工程師們對特斯拉汽車的零件非常熟悉。使用這些他們熟知其可靠性的零件,能夠加快他們的研發速度。

在特斯拉公佈的視頻中,展示了特斯拉呼吸機的氣動原理圖,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特斯拉自有的零部件。高壓氣罐來自Model S的空氣懸掛系統。事實上,整個氧氣供應模塊的零部件絕大部分來自特斯拉原廠。

整個呼吸機的控制系統全部來自Model 3:操作系統運行在Model 3的車載娛樂電腦上;電腦連接 Model 3 的車載控制器;控制器連接電控閥體,從而實現給氣的調節;交互系統使用的則是一塊 Model 3 中置的車載娛樂系統屏幕。這套特斯拉呼吸機還包含了備用電池、氣罐等零部件,可以在轉移病人時使用長達40分鐘。

作為美國市值最高的汽車企業,特斯拉加入醫療設備製造也是情理之中,畢竟通用和福特兩位老大哥已經開始攜手醫療設備製造商加速呼吸機量產了。不過,它們並未拿出自己的設計方案,而是按照現成圖紙製造。

除了特斯拉這種“地上跑”的,連“天上飛”的公司也開始生產呼吸機了。維珍軌道 (Virgin Orbit),維珍集團旗下專精火箭和衛星研發的公司,於3月底宣佈完成呼吸機的研製工作,並且正在等待監管部門批准,隨時可以大規模生產。

維珍軌道最初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於是聯繫了加州州長紐森的辦公室,希望能夠貢獻一份力量。州政府協助維珍軌道對接了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專家。兩所院校之前開發出呼吸機原型版本,該公司在原型版本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最終成功製成可以大規模生產的橋式呼吸機。

大難臨頭,連蘋果也轉行了。

它雖然沒有像特斯拉、維珍那樣生產呼吸機,但也在口罩、面罩等防護物資上盡了一份很大的力。

4月初,蘋果CEO蒂姆·庫克在Twitter上發佈一條視頻,表示蘋果已經通過自己的全球供應鏈資源,鎖定超過2000萬枚醫用口罩,並且正在和美國各地以及世界其它國家政府合作,進行捐助和發放。

此外,蘋果還動員了公司的產品設計師、工程師、運營、包裝團隊,以及自己的供應商,自行設計並生產出一款醫用防護面罩。這款面罩可以攤平放在包裝盒裡,每盒100支,折起來即可使用,而且鬆緊可調節。庫克在視頻中專門拿出一隻做演示——雖然看起來和普通的面罩沒太大區別,但他表示第一批“蘋果面罩”已經送到公司新總部隔壁的聖克拉拉 Kaiser Permanente 醫院,並得到不錯的反饋。

蘋果已經在中國和美國共同生產口罩,每週產能可以超過100萬隻,並且首批的100萬隻已經完成生產和發貨。目前這些口罩僅供應美國,但庫克也透露希望能夠儘快發貨到全球各地。“我們的工作重心,在於通過蘋果才能實現的獨特方式去做出幫助。”庫克在視頻中表示。

蘋果的獨特方式,其實也是庫克本人一直以來專精的領域:供應鏈。在庫克宣佈鎖定了這些物資之前,供應商也已經打好基礎。比如,富士康就已經在中國轉換了幾條生產線,用於生產口罩,每天產能上百萬。

或許對於蘋果來說,搞定上千萬只口罩、面罩也只是“小玩鬧”,但在疫情之下,能夠鎖定這個量級的物資所需要的供應鏈資源,仍可以說是庫克多年努力成果的又一次展現。

但是這場“戰疫”不只屬於大公司,小公司也在竭盡全力提供幫助。一家紐約的伏特加創業公司 Air Co.,在疫情之前發明了一種用二氧化碳和空氣混合製成乙醇的技術——現在已經轉變生產線,開始生產免洗消毒液了,並且將直接供應美國目前疫情最為嚴重的紐約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