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魯迅——《復仇》——治療中國人“圍觀行為”的有益嘗試

愛情帶來溫熱,殺戮釋放溫熱,這溫熱帶來大歡喜,於是這兩種行為便引起了圍觀,但被圍觀者不屑於成為演員,索性便用無為進行復仇,當復仇成功,他們自己便永遠沉浸於極致的大歡喜中。

讀《復仇》是會讓人為魯迅對國人心理的透徹理解拍案叫絕的,國人的圍觀行為由來已久。

以前國人圍觀處刑、鬥毆,進而分發沾血的饅頭治病、高呼叫好,是可以拿人民在封建思想的禁錮下,愚蠢和無知作為辯解的;

今天國人圍觀事故、打架,繼而冷漠旁觀,也儘可以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萬一被碰瓷怎麼辦來為自己開脫。

重讀魯迅——《復仇》——治療中國人“圍觀行為”的有益嘗試

以前人們圍觀必須本人到場,而現在網絡和手機為國人提供了便利,於是隨時隨地可圍觀。

唯一不變的是圍觀者“眾”。

既然“圍觀行為”作為國人古已有之的劣根性,那麼魯迅又是做了怎樣的有益嘗試去治療?

讓我們開始閱讀:

全文9個自然段,629個字,為我們展現了三個“大歡喜”。

第一部分用愛情的依偎,接吻,擁抱來喚醒熱血,象徵著一種引人追求,惹人喜愛的生命力,當獲得這生命力,人們就獲得了大歡喜。

第二部分用殺戮的利刃,濺射的鮮血,垂死之人的表現來激發熱血,象徵著一種簡單直白、而又讓人懼怕的生命力,當獲得這生命力,人們也能獲得大歡喜。

第三部分則是一個故事,講述了想要得到生命力的兩人,手拿利刃赤條條面對而站,想要獲得雙重的生命力,進而達到大歡喜。

但是,他們的行為引發了圍觀,這圍觀是如此的讓人深惡痛絕。

為什麼說著圍觀深惡痛絕,魯迅用了許多形容詞:“四面奔來,密密層層”、“如槐蠶,如螞蟻”、“拼命地伸長脖子”、“豫覺著事後的自己舌上的汗或血的鮮味”,這些詞彙描繪了這樣一個景象。

重讀魯迅——《復仇》——治療中國人“圍觀行為”的有益嘗試

一群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圍觀者帶著即將品嚐到熱血刺激味道的惡趣味如蝗蟲般鋪天蓋地而來,這些不請自來的觀眾讓即將能夠享受到大歡喜的兩人成為了舞臺上的演員無法掙扎只能供人們褻玩

可轉折由此而生,這兩人突然完全停止了一切動作,也不散發任何情感,就這麼靜靜的站著,直至永久彷彿以此向圍觀者復仇。

這沉默是如此的突兀,讓圍觀者措手不及,等到對視的兩人都將要“死亡”,圍觀者的耐心終於耗盡,無聊便肆意的滋生,於是他們緩緩退去並喪失生命力。

這時,曾經被圍觀的兩人則用死人似的的眼光欣賞這無聲的殺戮,終獲得極致得大歡喜。

直至這裡我們的閱讀結束了,得到的似乎有些悲憤、有些孤獨的意味,唯獨治療是確有其效的。

悲憤是源於對於國人圍觀這一劣根性的無奈,對當時國人醜陋、麻木的人文環境深深的悲哀和憤怒。

孤獨則來自,只有當人群散去,才赫然發現原來只有自己仍然孤身一人,雖然能夠獲得思想上的先覺,但是卻沒有人能夠共同戰鬥。

治療確實起了作用。

能夠治療圍觀這種精神疾病的良藥似乎就是以極大的毅力和韌性將一切引發這圍觀的事物停止,讓無聊去充滿圍觀者的皮囊、耗盡他們的耐心,進而讓人們對圍觀這件事心生厭煩,讓他們對圍觀的結果發生猜忌。

重讀魯迅——《復仇》——治療中國人“圍觀行為”的有益嘗試

魯迅的嘗試讓我們有了開頭,但是這條路依舊還很長。

從以前到現在,圍觀者和被圍觀者似乎都並沒有什麼改觀,被圍觀者往往並不能保持住那股韌性,反而被圍觀者的行為和言語綁架,演繹一場場拙劣的悲劇。

甘肅19歲女孩跳樓事件中圍觀者的醜陋面目至今還讓人記憶猶新。根治圍觀這一民族劣根性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是我們不會氣餒,因為曾有偉人為我們落下思想的道標。

重讀魯迅——《復仇》——治療中國人“圍觀行為”的有益嘗試

寫在最後,贈與在讀魯路上尋求思想痛並快樂著的人們:“儘管人們有各種各樣的缺點,最值得愛的還是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