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長青藤愛心書屋:書香縷縷沁人心

婁底長青藤愛心書屋:書香縷縷沁人心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描繪的美好生活場景,自古美好的生活定有“書香”相伴。人們對於書香的情懷,輾轉到現代,也依然存在。在婁星區,也有那麼一方小天地,供居民閱讀、懷想、求索,成為一道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

在長青街道辦事處的愛心書屋,職工顏自明正在整理著書籍,將歸還的書刊分類、碼齊、入架。

婁底長青藤愛心書屋:書香縷縷沁人心

“最初那會兒書不多,整理起來也容易,儘管現在書籍翻了幾番,倒也沒出過什麼差錯。”對於什麼書屬於哪類,什麼書該擺放哪層,顏自明清楚的很。

顏自明說的“那會兒”是2017年5月,長青街道辦事處愛心書屋剛成立,地方不大,書籍也少,於是幹部職工集體捐款六千元,並且各自拿出收藏在家中的書籍,顏自明便把每個捐贈者的名字都一一記錄在所捐贈的書上,既是紀念,亦是激勵。

隨著需求量的增多,愛心書屋從原有的約1000本書籍到如今約12000本,三個書櫃涵蓋政治法律類、民俗文化類、自然科學類等書籍,每本書都由顏自明親手打理,她說,現在街道與十個社區之間的圖書通借通還,學校或者家長推薦的書,他們都會購買回來,市民來借書就方便多了,現在一天借出去的書最少有50本,許多家長也自發捐書,分享給需要的人,讓書籍發揮它的價值,讓文明之風在社區迎風飄揚。

在跟顏自明的交談過程中,時不時有市民過來借書,顏自明都親切接待,耐心尋找,輕言輕語的她談起讀書,便喜笑顏開,看書已經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外出旅遊顏自明都會走進當地的書店看一看,發現好的書籍,便用筆記本記下來,隨後購買回來,小孩子挑選到自己喜歡的書籍,便更加喜歡來這裡看書。

婁底長青藤愛心書屋:書香縷縷沁人心

顏自明向記者介紹,愛心書屋不僅僅是看書,還可以下棋、寫書法、看電影、開展讀書分享會等等,立足學生實際需求。每逢週末或者紀念日,顏自明都會跟同事提前做功課,策劃一些有趣的活動,小孩子們總是早早的趕到了活動現場,生怕錯過了每一個環節。

“能讓孩子們在這裡過得開心,在讀書中成長,達到娛樂、學習雙豐收的效果,我覺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顏自明微笑著說,現在社區書屋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精神樂園。

文化的滋養,宛如陣陣春雨,潤物細無聲。長青藤•愛心書屋帶給讀者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快樂與充實。(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