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共有11個城市候選首都,為何最終定了北京?

首都,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尤為重要。如果把一個國家比作一個成年人,那麼首都就是大腦,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位。

1949年,共有11個城市候選首都,為何最終定了北京?

在中國歷史上,作為首都的城市並非一個,夏都在陽翟(今許昌禹州),後遷陽城(今鄭州登封)。商朝時都城在亳(今商丘),後西遷囂(今鄭州)。西周和東周都曾定都洛陽,秦朝時定都咸陽,漢朝都城在西安,三國時期魏都洛陽、陪都許昌,吳都建業(今南京),蜀都成都。從元朝到清朝,都城都定在了北京,民國時期動盪不安,起初在南京,後遷北京,最後又回到南京,抗戰時期陪都重慶。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定都成為了一件首要任務。縱觀歷史上歷朝歷代定都的城市,它們的位置都很重要,要麼是經濟發達之地,要麼是戰略要塞,先祖們已經選好了都城並延續了上千年,如果直接用原來的都城,會省很多事情。

但又要考慮到實際情況,畢竟每個時期的疆域不一樣,世界格局也不一樣,冷兵器時代需要注意防守的要塞,在熱兵器時代會完全變了模樣,所以要考慮到“大腦”的作用,也要考慮到經濟,地理位置,人口數量等多方面的因素。

1949年,共有11個城市候選首都,為何最終定了北京?

先來看看1949年候選的11個城市分別是哪些吧,經過篩選之後,哈爾濱,西安,延安,洛陽、開封、成都、重慶、廣州、南京、上海、北京成為了候選首都的城市。這些城市在全國來講,都是十分優秀的。

但中國自古以來就只有一個首都,這與世界上其他一個國家多個首都的不同。蘇克雷是玻利維亞的法定首都,但大多數政府機關都設於拉巴斯。與兩者都不一樣的國家也有,它們沒有首都,比如新加坡、梵蒂岡等。

既然只能從11個城市中選出一個來,那必須要從多維度綜合對比之後才能做決定,比如這個城市的人口數量,地理位置,交通情況,經濟實力,社會地位,歷史背景等都要比其他城市更勝一籌。

簡單舉幾個例子,重慶和成都大家都不陌生,這裡的辣妹子個性十足,不僅漂亮還很持家。蜀漢的都城就在成都,而且四川物產豐富,易守難攻,劉備能成就大業,這與西川的自然天塹有著莫大的關係。然而,如今已然不是冷兵器稱霸的時代了,這些看似為優勢的條件,有時候反而會成為困住自己的牢籠。

1949年,共有11個城市候選首都,為何最終定了北京?

哈爾濱就更不用說了,雖然重工業發達,經濟條件優越,而且東北背靠蘇聯,可以獲得一些必要的援助。但哈爾濱是一座冰城,寒冷會讓很多人不願意留在城市中,人才難以聚集,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弊端存在。

再比如沿海城市上海,廣州,雖然經濟發展很好,但地理位置並不理想,而且世界各國也沒有把首都定在沿海的,一旦發生戰爭,這將是首先被打擊的目標,生存能力太弱。

其他的城市也在天時,地利,人和上多多少少存在弊端,所以最終選擇了北京。一是北京有文化歷史底蘊,元朝,明朝和清朝都定都北京,對這座古城倍加呵護,即便是在戰火紛飛的年月裡,這裡也很少受到大規模的破壞。

二是北京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死死守住了東北進入中原的咽喉,這樣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城市要塞,作為都城確實是首選。

1949年,共有11個城市候選首都,為何最終定了北京?

同時,北京的氣候條件也很不錯,適合大眾對生活高質量的要求。從天時,地利,人和上來看,北京都是最佳的選擇。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