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單身女博士痛訴媽媽包辦一切:原生家庭很重要

英子站在《大聲說出來》的舞臺上,連續幾次情緒失控,她細數和母親相處的點滴,憤恨又無奈···

34歲的她,是一位單身女博士,被媽媽逼著相親幾十次,卻都被相親對象嫌棄“胖、土、醜”。

34歲單身女博士痛訴媽媽包辦一切:原生家庭很重要

從小到大,自己的一切都要按照媽媽的要求來:交什麼朋友、穿什麼衣服、學什麼東西、考什麼大學。

情竇初開的她戀上一個男同學,被母親發現後不僅告訴了老師,還大鬧學校,並把男同學罵得狗血淋頭;

第一次懂得愛美的她,用自己壓歲錢偷偷買了一條碎花裙,結果被母親撞見,當著她的面用剪刀剪了,還罵她學不三不四的人;

34歲單身女博士痛訴媽媽包辦一切:原生家庭很重要

每次帶朋友回家,都要查戶口一樣詢問對方,要是條件達不到媽媽設定的,就不讓朋友來家裡玩;

相親被男生嫌胖,母親就帶她去商場挑選完全不合身的牛仔褲,結果在相親對象面前,把牛仔褲崩裂了···

她按照媽媽的要求生活,卻發現這個世界根本就不是這樣的。情感上屢屢受挫,變得很自卑,也沒有任何動力。

34歲單身女博士痛訴媽媽包辦一切:原生家庭很重要

可在母親眼裡,女兒卻是完美的:博士學歷、鋼琴十級。院子裡的人都誇她,怎麼到結婚就這麼難了。

她母親也難以理解,曾經那麼聽話的女兒,現在卻變了,真希望她還能像以前那樣聽話。

34歲單身女博士痛訴媽媽包辦一切:原生家庭很重要

01

【原生家庭很重要】

當我們一出生,便由身邊的撫養者照顧,比如自己的母親,她的喜怒哀樂,為人處事的方式,都是我們模仿的對象。

我們通過母親,來理解這個世界;通過母親的言行,來學會和人相處。可是,不是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能幸福。

34歲單身女博士痛訴媽媽包辦一切:原生家庭很重要

尤其當母親自身低價值感、內心比較空洞,把孩子當成唯一的寄託時,相處模式容易出現問題:

02

控制和被控制

母親自身沒有獨立的人格時,小孩就成了填補內心空缺的重要部分。會時刻想要把小孩留在身邊。

34歲單身女博士痛訴媽媽包辦一切:原生家庭很重要

對於小孩的一舉一動,都十分上心。在母親眼裡最希望小孩是聽話的、按照自己意志來生活的。

可是,當孩子長大成人,她會渴望獨立,渴望有自己的生活。可是,長期處於控制和被控制的關係裡,很難掙脫。

34歲單身女博士痛訴媽媽包辦一切:原生家庭很重要

03

依附和被依附

母親習慣花所有的精力照顧孩子,不管衣食住行、還是讀書交友,都面面俱到,享受被孩子依賴的感覺。

而孩子方方面面都習慣了由別人做主, 不要考慮穿什、吃什麼、做什麼。任何問題都有媽媽承擔。

34歲單身女博士痛訴媽媽包辦一切:原生家庭很重要

就算內心很痛苦,可也習慣了依賴媽媽為自己付出。這種依附和被依附的關係,容易纏繞一起,掙脫不開。

看到太多人,陷入和原生家庭的糾纏:既憎恨又內疚,想獨立又害怕。想要擺脫這種共生關係。

04

可以嘗試分開生活。

自己租一個房間,去外面生活一段時間,學著照顧自己,替自己的事情拿主意,不管好與不好都可以。

34歲單身女博士痛訴媽媽包辦一切:原生家庭很重要

離開原生家庭,自己學會獨立,才會在嘗試一個人的生活後,找個肩膀依靠去依靠。

而對於母親來說,當自己的生活只剩下自己,就不得不面對內心,只有在嘗試過孤獨後,才會開始自己的生活。#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個人成長#


圖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