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煤搶運或已告一段落 節後港口煤價有望趨穩

九月份,正值大秦線檢修前夕,鐵路全力組織裝車、外運,港口加快卸車、增加場存,提高發運效率。預計環渤海港口合計發運煤炭能達到6200萬噸,環比將出現300萬噸的增加。


入秋以來,下游電廠日耗呈季節性回落,消耗數量減少,大部分電廠庫存得到被動累積,存煤有所增加。疊加風電、核電、水電發力,火電負荷下降。此外,已進入秋季機組檢修期,煤炭消耗減少。從港口運輸情況來看,經過了積極搶運之後,環渤海港口下錨船數量已經有所減少,意味著港口、鐵路的階段性搶運告一段落。秦皇島港下錨船數量降至34艘,較9月16日最高點,減少了21艘;黃驊、曹妃甸、京唐港下錨船數量也有所減少。儘管環渤海港口單一低硫煤貨源依然短缺,但市場恐高壓力和終端詢貨採購減少,電煤外運緊張有序。


九月份,電煤消耗進入淡季,日耗緩慢下降。但部分電廠積極補庫存,疊加水泥、化工等行業復工復產,增加煤炭拉運量,派船拉煤積極性不減,疊加上游供應端偏緊,拉動煤價出現上漲。沿海煤市淡季不淡,市場煤價格一漲再漲,從月初的552元/噸上漲至月末的608元/噸。而下游電廠主拉長協煤炭,並千方百計增加低價進口煤採購數量,零星採購高價市場煤。九月份,預計我國進口煤數量仍會達到2000萬噸以上,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補充了貨源。經過了一整月的積極搶運,電廠庫存得到強勢補充,到目前,無論是全國統調電廠,還是重點電廠、沿海電廠存煤均出現一定程度的增加,大部分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升至25天以上高位。


進入十月份,臨近大秦線檢修期,蒙煤發運逐漸恢復,內蒙古坑口優質高效煤炭產能釋放方案已經基本落地,部分煤礦開始增加生產和外運數量。大秦、朔黃、蒙冀線等運煤鐵路以及環渤海運煤港口加快車船週轉,提高生產效率,壓縮了下錨船數量。


隨著電廠日耗的下降,庫存得到補充,存煤可用天數會升至高位。10月7日,大秦線檢修開始後,煤車進港數量減少,而各港口下錨船也將出現減少,港口調進、調出趨向平衡,沿海煤市將保持供需兩弱態勢,預計節後煤價有望趨穩。(本文章為鄂爾多斯煤炭網獨家報道,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