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外交部闢謠:國家不會開展任何與生化武器有關的研發


哈薩克斯坦外交部近日發表聲明,就部分媒體有關哈薩克斯坦生物實驗室的虛假信息傳播做出了回應。


聲明稱,哈薩克斯坦是全球裁軍進程和不擴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積極支持者,以及《核不擴散條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物及有毒武器公約》《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和其他主要國際機制的參與者。


哈外交部闢謠:國家不會開展任何與生化武器有關的研發


外交部指出,哈薩克斯坦充分履行了自身所有國際義務,並保持了良好的聲譽。哈薩克斯坦定期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檢查,並每年在《生物及有毒武器公約》框架下自願提交報告。


外交部稱,生物安全是保障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部分。很遺憾的是,哈薩克斯坦境內存在對人類和動物有威脅的傳染病自然疫源地,其中包括鼠疫、妥拉血病、布魯氏菌病和其他。


外交部表示,中亞地區鼠疫科研中心1948年在哈薩克斯坦開設。當前,該中心正式名稱為國立高危傳染病科研中心, 位於阿拉木圖市。


開設科研中心附屬中央參考實驗室是加強生物安全、國家科學和工業潛力的主要工具之一。實驗室根據哈薩克斯坦和美國之間的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基礎設施協議框架下建成。


項目融資根據為加強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擴散機制做出巨大貢獻的《納恩-盧格爾減少威脅合作計劃》框架下由美國國防部提供。


實驗室擁有2-3級生物安全的4層設施,屬於哈薩克斯坦並由國家預算提供資金。此外,實驗室所有工作人員由哈薩克斯坦專家組成,並由衛生部、教科部和農業部監管。實驗室的主要工作目的是保障哈薩克斯坦生物安全,以及開展基礎和應用研究工作。


外交部強調,哈薩克斯坦不會開展針對其他國家的任何與生化武器有關的研發。


聲明稱,中央參考實驗室有效增強了哈薩克斯坦的科學潛力,加強了科研安全。此類高科技設施的存在反映了國家的發展水平及其對生物威脅快速做出反應的能力。實驗室在衛生部抗擊新冠疫情(COVID-19)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在這裡研發出了國產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哈薩克斯坦考慮到生物安全威脅的跨界性質,願意開展國際合作。目前,哈方正在致力於通過《生物及有毒武器公約》框架下關於生物活動的核查和監測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


外交部指出,任何生物威脅可能迅速傳播到世界的全球化背景下,透明和建設性國家間相互行動應成為負責任的行為準則。


來源:哈通社


瞭解更多中亞資訊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哈薩克斯坦新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