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油菜花(作者:張衛民)

作者:張衛民

親親油菜花(作者:張衛民)

綠蔭搖曳蕩春色,暖風吹拂催花開。盛春的江淮平原成了綠的世界花的海洋。那一片片粉紅的桃花和山茶,一樹樹嬌白的瓊花和梨花,一簇簇金黃的迎春和連翹,一朵朵淡紫的玉蘭和紫荊,還有那“萬條垂下綠絲絛”的嫩柳,“沒馬蹄"的淺草,“出牆來”的紅杏,“鳴翠柳”的黃鸝,“爭暖樹”的早鶯,“綠如蘭”的春水……繪成一幅絢麗多姿、驚豔絕倫的春光圖,使人心旌搖盪,心馳神往。然而,在人們趨之若鶩去洛陽賞牡丹,去武大觀櫻花,到大豐看荷蘭花海,到公園拍奇花異草之時,我獨愛走出圍城,走進鄉野,去親近生機勃發的麥苗,去親近那黃亮亮、粉嘟嘟、金燦燦的油菜花。

如果說玫瑰、桂花是花圃裡的陽春白雪,那麼,隨處可見、隨性生長的油菜花絕對是下里巴人。但是,正是那朵朵金花嬌豔豔,層層碧葉嫩柔柔的油菜花;正是那滿目金黃香萬里,一方春色醉人間的油菜花;正是那金黃燦燦染三春,映日搖風自散馨的油菜花;正是那在沃野,在瘠地,在堆堤,在河川,在房前屋後,或一片、或一簇、或一籠、或一株,也學芍藥放,“也學牡丹開"的油菜花,卻讓我魂牽夢縈,難以釋懷。

親親油菜花(作者:張衛民)

油菜花是花,但它首先應算作是萊。油菜花別名蕓薹,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它的花呈輻射狀對稱開放,每一朵有四枚花瓣,呈十字形排列。其果實為長角果,到夏季成熟時,裂開散出種子,細粒,褐色或黑色。油菜花全身都是寶。它的苔莖長出兩三寸高時,採摘去皮,或清炒,或涼拌,清脆可口,是別於饕餮大餐的天然美味。油菜花還是主要的蜜源植物,經過提煉加工,可製成油菜花粉、油菜花茶、油菜花蜜和菜籽油,不僅供人類食用,而且還有一定的養生保健功效。油菜的桔梗和瀝油後的萊籽餅,還是上佳的有機肥料。對油菜花的功效,文人騷客自然不吝溢美之詞:“待到莖懸褐莢熟,顆顆果實報農酬”“更勝梅蘭桃李處,瀝油福進千萬家”。就連為江山社稷操勞的乾隆皇帝也禁不住揮動御筆:“愛它生計資民用,不是閒花野草流”。這大祗是對油菜花的功用最佳詮釋和最高褒獎了。

儘管油菜花在百花園裡排不上名次,抑或根本就算不得花,但它姿容自然,典雅淡泊,美而不豔,豔而不冷,已漸漸地被鬧市之中亂花迷了眼的人們所接納、所青睞,覺得它是一種獨特的“花”。油菜花怒放不僅僅是為了美麗,盛開也不僅僅是為了炫耀。我喜愛油菜花,雖然它根植泥土,寄身鄉野,卻通體透出高貴和聖潔。它生不擇地,隨遇而安。肥沃的平原,荒瘠的山崗,庭前院後,溝邊溪畔,只要人們需要,它都深情紮根,熱忱奉獻。平原上,它不因資源得天獨厚而雍容華貴;山崗上,它不因生存環境惡劣而怨天尤人;庭前院後,它不因地位顯赫而沾沾自喜;溝邊溪畔,它不因身份低下而顧影自憐。它知道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迎春開放是義務,灼灼其華是責任,璀璨蓬勃是過程,創造福祉是追求。為了心中的夢想,它熱烈地擁抱陽光,虔誠地承載雨露,堅韌地守望大地。一朵挨著一朵,一團擠著一團,一簇擁著一簇,一片連著一片,自信地開,不懈地開,盡情地開。它不像海棠“愛惜芳心莫輕吐”般地凝重,也非“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般的悽婉。它豁達樂觀,超凡脫俗。品如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質似翠竹,“未出土時便有節,至凌雲處仍虛心”。它不羨茉莉“又香又白人人誇”,雖無媚骨柔顏素,也有馨香韻味佳;它不妒櫻桃“開花佔得春光早”,懷志不爭菊妹寵,只期歲歲籽豐盈;它不屑寄身殿堂或溫室,羞去庭院爭宿地,樂來田野綻黃花。難怪著名作家孫犁稱頌它“映日斜陽金滿眼,英殘骨碎籽猶香”。

油菜花之美,美在熱烈,美在執著,美在淳樸,美在芬芳。它的花不是“春風搓柳鵝兒黃”,而是萬頃金波浩如海,疊浪黃雲望欲迷;它的香不同於玫瑰那種薰香,而是一種淡淡的沁人心脾的香,是自信世間無別香,流芳溢蜜千里香。油菜花生在寒冬日,開在春天裡,那一叢一叢的油菜花在慢慢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霖後,抽出了細長的莖,長出了嫩嫩的葉,開出了黃黃的花,像“當窗理雲鬢"的黃花少女,螓首蛾眉,明眸皓齒;又似“雲想衣裳花想容”的瑤池仙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更像是一個金髮飄飄、深綠色的裙襬上開著野薑花的青蔥般的村姑,年方二八嬌嬌女,娉娉嫋嫋陌上來。

親親油菜花(作者:張衛民)

油菜花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讓人感到震撼的是它連片盛開的氣勢。油菜花開的時候,美得多情而嫵媚,純潔而熱烈。儘管它沒有鬱金香那麼迷人,不及茉莉花那麼芬芳;沒有桃花之夭夭,不及君子蘭之風流,但是卻沒有什麼花能開得像它那樣淋漓盡致,張揚奔放;沒有什麼花能開得像它那樣跌宕起伏,氣勢磅礴;沒有什麼花能開得像它那樣排山倒海,鋪天蓋地。劉禹錫活至當下,或許他不會妄贊“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黃巢穿越今朝,或許他也不會輕言金菊是“滿城盡帶黃金甲,沖天香陣透長安”。無論是興化水上垛田油菜花,江嶺萬畝梯田油菜花,無論是婺源篁嶺油菜花,陝西漢中油菜花,或者是我們目之所及又目不暇接的油菜花,青翠欲滴的油菜葉像綠色的海洋,黃燦燦的油菜花像海上的波浪,綠海金浪,綿延推湧,天浮地蕩,奔騰著,起伏著,飛黃流彩,蔚為壯觀。油菜花的氣勢,浩瀚如萬里大河,壯浪奇川;壯闊如萬馬奔騰,氣吞山河;灼燦如東海捧日,漫天金光。磅礴如錢塘江潮,如雷奔行。

油菜花身在沃野,把雪月風花繪成一卷花黃葉碧日燦風清,於是,喧囂浮華歸於平靜,葳蕤時光歸於安寧。在春風習習,暖風柔柔,花香盈盈,鳥語啾啾的朗朗麗日,靜靜地看蜂飛蝶舞撲入眼簾的油菜花,吟誦著春風野火白居易,草色遙看韓退之,濁一壺如酒的春色,該是多麼愜意,多麼陶然。人們都說,梅花是花魁,杜鵑是花中西施,蘭花是花中君子,月季是花中皇后,在我看來:試問群芳誰是首,無疑油菜是花王。

前幾天回老家看油菜花,車子在平坦的水泥村道上穿行,道路兩側整齊列隊的油菜花恍如待閱的女兵方陣,個個綻開笑靨,伸出熱情的雙手,不時地拍打著車窗,好客地打著招呼,撲面而來的是粉粉的黃,濃濃的香。詩人單國順形象的比喻:“騷客採風蜂採蜜,花間忙皺眾生靈”“人來春野春難避,碰得一身油菜花”。田野裡麥苗的芳香,油菜花的馨香,菜畦裡新鮮時疏的清香,釀出濃濃的甜甜的鄉情,像一股暖流湧遍全身,這是回到故鄉懷抱才會懂得,投入母親懷抱才能體會到的溫暖。漫步田間地頭,看到早已過上富足生活的莊戶人家正悠然自得地談笑著花事農時,展望著美好的收成,人人臉上寫著歌舞昇平、人壽年豐的滿足。是啊,從田野到餐桌,從花芳到油香,油菜花樸實無華,將它少時的青澀、青春的華彩、中期的輝煌、老來的豐碩,全部獻給了大地母親,多麼像我的父老鄉親。

回城路上,忽然想起孩提時外婆教唱的菜花謠:村莊一排排呀/油菜花遍地開/騎著牛兒慢慢走/夕陽頭上戴//天上的雲兒白呀/水裡的魚兒乖/牧笛吹到菜花邊/誰在把手拍……“急走追黃蝶”的玩伴和“桑陰學種瓜”的發小們的身影又清晰地浮現在眼前。社會快速變遷,讓我們得到了太多的東西,卻也讓我們丟失了太多的東西。人們滿懷善意希冀的來日方長總是那麼稀缺和短暫,明天和意外也說不上哪個先來。趁父母還在,趁老家還在,趁田園還在,趁油菜花還開,趁熟稔的鄉親鄉情鄉音鄉貌還在,常回鄉轉轉,常回家看看。只為記住鄉憶,留住鄉愁;只為親親油菜花,了了故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