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即時通訊軟件Line發家史,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最近聽到Line這款聊天軟件,母公司是在韓國,發家在日本,成功打入臺灣市場,是一款很神奇的軟件,從側面可以看出移動互聯網在日本的發展,也可以學習它是如何從一個小軟件慢慢發家的。


寫這篇文章記錄一下line的發家史,目前line的市值大概120億美金。


創始人1:舛田淳,前百度日本董事(日本人)

創始人2:李海珍,NAVER公司創始人(韓國人)


從日本即時通訊軟件Line發家史,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2008年10月前,舛田淳負責百度日本的工作,但是面對谷歌的的強大能力,鎩羽而歸,辭去百度董事的職位。

2008年10月,加入NAVER日本(NAVER為韓國最大的搜索引擎企業),NAVER公司也想像百度一樣打入日本搜索引擎市場,但是還是破不了谷歌和雅虎的銅牆鐵壁,舛田淳只能另尋機會。

2010年,收購Livedoor(日本一家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以及門戶網站和博客平臺運營商),這次收購為Line的開發提供了人才基礎和用戶基礎,Livedoor的用戶跟Line有重疊。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後,為了方便受災人民跟親人報平安,李海珍和舛田淳決定推出Line即時通訊軟件 (這一年騰訊也推出了微信),一個半月,開發出第一版,隨後Line專門開發針對日本文化的表情包,迅速佔領了市場。

2011年末

,Livedoor公司的開發人員加入Line項目組

2012年2月,首次在中國臺灣推出Line

2013年4月1日,LINE業務納入為Naver Corporation旗下的子公司

2016年6月10日,LINE正式宣佈,公司將於本年7月15日在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IPO,同時將於美國時間7月14日在紐交所IPO,計劃募資10 億美元。 股票交易代碼為“LN”

2019年,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韓國Naver正與日本SoftBank商討合併旗下日本事業,包括LINE公司及雅虎日本公司,將LINE株式會社吸收合併入新成立的Z控股公司。Naver與SoftBank決議在2020年成立合資新公司,以共同持有Z控股公司的最大股份,根據協議,Naver將正式進入雅虎日本事業,同時保留對LINE的控制權


整理Line公司的發家史,可以看出企業失敗的經驗和IT精英團隊對一個事業發展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