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區“網格+N”助力社會治理

漣城街道東門社區通過發揮社區、市場、社會的多元主體作用,探索“網格+警格”“網格+志願者”“網格+物業”等既各具特色又相互銜接的社會治理形態,收到了較好效果。在日前召開的全市社會治理觀摩活動中受到一致好評。

這個社區“網格+N”助力社會治理

“網格+警格”,

以體制內力量整合形成治理合力

為了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實做細,東門社區將全社區分成3個警格、8個網格,按網格劃分責任區,社區網格員承擔著“偵查員”“宣傳員”“服務員”“督導員”和“調解員”等多重角色,參與信息蒐集排查、政策宣傳引導、矛盾糾紛調解、幫助弱勢群體等工作。全體網格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便捷高效地採集上傳信息,及時幫助居民群眾解疑釋惑。同時,暢通網格員和上級點對點對話,實現信息精準直達,和居民群眾開展群對群、點對點的互動。

同時,利用“警格+網格+N”推動社區警務與社區事務一體化運作,探索構建深度融合模式。在疫情防控中,他們對於需要居家觀察管理的人員,網格員與社區民警、社區醫生、街道包片幹部等協作,構建“多包一”機制。

這個社區“網格+N”助力社會治理

“網格+志願者”,

以社區和社會融合形成治理合力

東門社區注重發揮社區黨組織政治引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社區黨組織動員小區內的樓棟長、黨員、熱心居民等人員作為志願者,把廣大居民真正發動起來,開展日常工作。很多普通黨員、居民群眾積極參與,作為社區工作的外圍和延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這個社區“網格+N”助力社會治理

“網格+物業”,

以社區和市場結合形成治理合力

在網格化社會治理中,東門社區堅持社區黨組織領導,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社會組織等組成“1+N”議事協調機制,構建小區建設、社會治安、物業管理、民生服務“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在日常工作中,他們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對住宅小區進行分類治理,對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引導小區物業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充分發揮物業企業作用,利用小區物業企業管家服務體系,為更好地服務居民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