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百年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編者按: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帶領中國人民歷經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為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發展作出了偉大歷史性貢獻。

回望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經據典、援古證今,賦予典故鮮活的時代價值,深刻闡釋百年大黨初心如磐、歷久彌堅的精神密碼。央視網《天天學習》特別策劃“典”亮百年系列,與您一起深刻領會。

“典”亮百年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典”亮百年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典”亮百年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釋義】

《離騷》為楚辭代表作,全詩共373句,其中以第97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主線。這句詩的意思是:前方的道路漫長又遙遠,我將百折不撓、不遺餘力地去探尋。這一傳誦千古的名句,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了真理不懈求索,生死以之。

屈原寫作《離騷》時已度過了大半生。為了實現政治理想,他不斷遭到腐朽貴族集團的排擠、打擊和放逐,已到了救國無路的地步。女嬃勸他不要“博謇好修”,應該明哲保身。但詩人通過向重華陳辭,分析了往古興亡的歷史,否定了這種消極逃避的思路,開始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理想歷程。首先,他上叩天閽,卻遭到冷遇;又下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終無所遇。接著詩人找靈氛占卜,巫咸問策。靈氛勸他去國遠遊,另尋施展抱負的地方;巫咸則勸他暫留楚國,以待時機。詩人感到不能再留在黑暗無望的楚國,決定遠遊他邦。但這一行動又與他的愛國情感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正當他升騰遠逝的時候,忽然看到了楚國大地“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最後詩人決心“從彭咸之所居”,用死來殉其“美政”理想。屈原的愛國情操在士無宗國、朝秦暮楚的戰國時代,無疑是難能可貴的。

【解讀】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結束語,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提“趕考”之後,引用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強調這場考試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今天,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這場考試的繼續,激勵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1949年3月23日,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時,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我們決不當李自成。”70多年砥礪奮進,神州大地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異答卷,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恢弘鋪展。今天,站在“十四五”開局的新起點上,無論是為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道路仍然漫長,考試仍在繼續。只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繼續經受考驗,中國共產黨人一定會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

(作者 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