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微電子0.25µm SiGe BICMOS 技術中的雙極性晶體管設計介紹

在ST微電子0.25µm SiGe BICMOS技術(B7RF)中,異質結雙極晶體管(HBT)的建模是基於HICUM的。 該模型在要求高集電極電流密度的高頻射頻應用中特別有用。 這種緊湊和可擴展的模型比改進的Spice Gummel-Poon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並考慮了自熱效應。

典型的高壓HBT的頻率轉換和電流增益β AC 如圖1所示。 柯克效應(Kirk effect)的影響在右邊灰色地方可以看到,結果產生強f T ,以及在高偏置水平下β增益的崩潰。 從物理的角度來看,這種影響是由於基極深度的增加(基/集電極結向下移動),這與載流子注入相反。

ST微電子0.25µm SiGe BICMOS 技術中的雙極性晶體管設計介紹

圖1 LDMOS漏擊穿載流子注入圖


ST微電子0.25µm SiGe BICMOS 技術中的雙極性晶體管設計介紹

圖2、B7RF高壓HBT的性能:(a)過渡頻率,(b)交流電流增益


HBT晶體管一般不能單獨使用,需要在發射極端口和基極端口使用鎮流電阻(ballast resistors)。 這種退化性能的組件的設計是由複雜的權衡決定的,在3圖中總結了這些權衡。

ST微電子0.25µm SiGe BICMOS 技術中的雙極性晶體管設計介紹

圖3、鎮流電阻設計的權衡說明

在實際應用中,基極整流器電阻(ballast resistance)以並流和串聯的形式分佈。圖2中的示意圖a)代表了並聯基極退化的情況。 圖3中的示意圖b)代表串聯基極退化的情況。 這兩種配置都有不同的屬性。 在圖3中,符號“-”和“+”必須分別理解為減少和增加。 當兩個符號被“/”分隔時,左邊的符號指配置圖a),而右邊的符號指配置圖b)。

為了使器件熱穩定和線性化,發射極退變總是絕對必要的。 然而,它的價值在實踐中是有限的,因為它對功率增益和效率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實際的經驗法則是: 為了保持效率,電壓降(I C ×R E )不應超過熱電壓的兩倍(室溫下∼50mV)。

而基極退化必須作為一種互補的熱鎮流器引入(thermal ballast)。 最憂基極電阻值是複雜的,因為它是由權衡電氣擊穿/二次熱擊穿決定的。 當基極電阻增加時電氣擊穿電壓由BV CB0 (12V)至BVCE0 (5.7V)。 相反,由於自熱的擊穿效應產生於低頻(在基帶頻域)的基極退變,並可能導致嚴重的非線性響應(見圖4和圖5)。

ST微電子0.25µm SiGe BICMOS 技術中的雙極性晶體管設計介紹

圖4、基極鎮流電阻對自熱影響的說明

圖4、基極鎮流電阻對自熱影響的說明:(a)IC vs VCE 的特性;(b)IC vs. VB 的特性(反激效應,Flyback effect)


ST微電子0.25µm SiGe BICMOS 技術中的雙極性晶體管設計介紹

圖5、多指雙極性晶體的管集電極電流崩潰的說明

此外,線性性能也由晶體管端口在基帶頻率範圍內和載波頻率的兩倍2fC 的阻抗值決定的。 這些被稱為帶外終端阻抗。 在設計有源器件(MOS、LDMOS或HBT)時,必須要考慮到這一概念。 二階非線性諧波根據基極電阻在0Hz和2fC增強或減輕。 據研究結論,允許儘量減少HBT失真的最佳基極終端阻抗是:

ST微電子0.25µm SiGe BICMOS 技術中的雙極性晶體管設計介紹

其中β是HBT電流增益,g m 是跨導增益。

為了更靈活,研究人員提出了HBT PAs的偏置電路拓撲結構,允許以獨立的方式重新配置偏置電流和基極阻抗。圖3的 配置(a)和(b)之間的折衷通常需要找到,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電擊穿電壓和熱擊穿電壓,同時最小化基帶二次諧波。

HBT的熱行為主要由電流增益β和SiGe帶隙E g的熱依賴性決定的,如下面的近似方程所示:

ST微電子0.25µm SiGe BICMOS 技術中的雙極性晶體管設計介紹

式中 IS0 是反向逆電流,VCC 是電源,V Early 是早期(Early)電壓,V IN 是輸入基極偏置電壓,R E和R B 分別是發射極和基極載電阻(鎮流電阻,ballast resistors,),n C 是校正因子,k是玻爾茲曼常數(Boltzmann constant),q是電子電荷,U t 是熱電壓:U t =kT/q;

帶隙E g 電流增益β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下面的兩個方程所示:

ST微電子0.25µm SiGe BICMOS 技術中的雙極性晶體管設計介紹

式中E g0 是本徵帶隙能量,AEG <0,BEG >0和XTB <0.

為低(RESP反過來: 高)基極退化,β的影響減輕(RESP反過來:增加), 以及斜率I C vs VCC 增加(RESP反過來: 減少)。 包含在HICUM模型中的熱阻抗被低估,因為它沒有考慮PA的應用環境。 為了正確設計鎮流器元件( ballast elements),並解決熱網絡中缺乏精度的問題,根據研究人員描述的方法對集電極電流進行了數值計算, 假設大型HBT(L E =600µm),熱阻抗高達30Φ/W(比內在的HBT更高)。 圖4a清楚地顯示了低基極電阻和高漏電壓(VCC >4V)的熱擊穿現象。 另外研究人員用用類似模擬仿真的方式,對於電流偏置HBT,繪製作為電流基的HBT,其集電極的電流作為基極退化輸入電壓的函數圖示,從而揭示了低基極電阻的不良反饋(Flyback),如圖所示4b所示。

反饋(Flyback)熱擊穿會引起強烈的畸變,應通過適當的鎮流設計來避免。 這些方法在熱阻抗大致已知的情況下允許確定最小的基極/發射極電阻,從而防止熱畸變和/或失控。 另一個熱問題在於發射極指間基極電流的非均勻分佈。 這在多指HBT的情況下, 當幾個發射極共享一個獨特的掩埋層時尤其如此。 這種配置的使用意味著die的面積和整體集電極/襯底電容都可以減少。 缺點是在高壓水平下集電極電流崩潰現象,即線性度被降低,如圖5中的3指HBT所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