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楚香

楚香與藏香一樣,都是有著濃郁地方特色的中國天然香。楚人對香草的使用方法多樣,燻燒蕙草、艾蒿;佩帶香囊、煮澤蘭湯;熬蘭膏、制鬱金酒等。 《詩經》、 《尚書》、 《禮記》 、 《周禮》、 《左傳》及《山海經》等典籍都對楚地香草做了優美、翔實的記述。關於楚香,有兩位香聖祖,那就是炎帝神農以及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一位聖祖遍嘗百草,開創了香藥同源的華夏醫學體系。一位聖祖將草本之香昇華到人格之芳,開創了楚文化最為活色生香的楚香體系。在楚辭中,遍地香草,滿紙花香,其中大多數都是楚香現今常用的香藥,於是以《一句楚辭一味香》來記錄楚香中的香草,品味楚香帶給我們生活最優雅的健康。

楚辭裡的橘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九章.橘頌》

小的時候,物資匱乏,對吃的記憶總是格外深刻,其中橘的味道,會讓我憶起逝去的大舅。大舅是響應號召下放恩施的知青,後來留居恩施直到病逝都沒有回漢。那時沒有高鐵飛機,每逢過年,大舅會拖兒帶女的回家,恩施不是物產富庶之地,自然沒有什麼好東西可帶,回家一次不容易,長途汽車顛簸到宜昌轉乘時,大舅會買上一大麻袋宜昌的柑橘,年年如此。

每當快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直接的或旁敲側擊的問外婆,大舅什麼時候回來,心裡其實不是惦記大舅,而是惦記大舅帶回來的柑橘。經年後,大舅在我的記憶裡,就是圍著火盆、烤著柑橘,空氣裡洋溢著甜蜜而溫馨的橘子香。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所謂“多則惑、少則得”,那時的物質是有計劃的,水果更是稀罕物。我們吃東西也是有計劃的,即便是過年,那柑橘也是有計劃的每個孩子發上一個,我們會很愛惜的剝橘皮,很愛惜的吃每一瓣橘,那樣的滿足和喜悅,時下再也無法體會。有一年,我咳嗽大半個月不見好,小屁股被肌肉針打腫了,坐都坐不得,母親見我可憐,格外多分了一個橘子,還將剝下的橘絡泡在水裡,一定要我喝了水並吃了橘絡。那一次是我覺得病得最值得的一次,以至於妹妹問母親,什麼時候她也可以像我這樣生病。

橘就這樣很清晰的留在我的記憶裡,還有橘子罐頭、還有冰心的《小桔燈》,那是屬於一個時代的氣息,橘是道地的、土氣的,也是親情的,直到香港電影《屈原》的上映,一曲“橘頌”讓我徹底顛覆了橘的印象,那一年,我十歲。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這部香港的影片,用非國產電影的鏡頭語言,敘述了屈原的一生,用蒙太奇的視角藝術吟誦《楚辭》,讓我記住了屈原,更記住了《橘頌》。那個彈唱著《橘頌》的婢女嬋娟,被我一直懷念著,橘在她吟唱“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的悠揚歌聲中,脫胎換骨成為某種精神象徵。或許生在那個時代的屈子,無奈於政局黑暗,唯寄情草木,將自己堅貞不屈的愛國主義情操、不濁世合汙的品行、不遷不移的忠誠,借頌橘而抒懷。一曲《橘頌》讓我明白,橘,不僅只是吃的。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楚香裡的橘

橘在南方是很常見的水果,但是若移栽到北方,就像變種了一般,長不出原來的模樣,於是就有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可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植物最講道地,換個時節與地方,已然物非物。有一則關於物產人文的外交史料耐人尋味,說的是齊國晏嬰出使楚國,楚王早就耳聞晏嬰善辯,決定羞辱他,於是當著晏嬰的面,提審犯了偷竊罪的齊人,然後似笑非笑的問晏嬰:你們齊國人是不是都喜歡偷別人家的東西啊?晏嬰並不直接回答,而是用“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再引伸到人“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由此借了道地與水土,維護了國人的尊嚴,這是何等的智慧與機智?

橘雖平常,卻是香藥同源、性味運用的上品,其原因是橘皮含有豐富的揮發油,有著“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的美譽。橘肉不僅酸甜可口,且開胃潤肺,祛痰止咳;就連網織在橘瓣上的橘絡,也有順氣化痰、消炎活血的功效,難怪母親常常會將我們不吃的橘絡泡在水裡,哄著我們喝下去。再從《本草綱目》的記載中看“橘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它與甘草一樣,能調和諸藥,在楚香諸多的香方中,常與白芷、蒼朮、丁香、艾葉、藿香等為伍,預防感冒及流行病毒,在端午節還可製作香囊避邪袪晦。

年關將至,我想吃的橘,已然不再是大舅從宜昌揹回來的那樣,橘的品種太多了,我的胃口卻淡了。只是最近武漢流行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使得人們談病色變,於是,過年期間我送給大家的新年禮物,是一枚楚香香囊,在十多味香藥中,陳皮,是最香的.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一詩一香草

《橘》

在南國長一樹傾城風姿

撈水中殘月

擁擠成打溼的心思

見詩人居廟堂哀民不聊生

嘆君王親讒佞放逐賢臣

心碎成瓣瓣的晶瑩

千絲萬縷纏繞不移的忠貞

何以解憂的豈止杜康?

化鬱的果在枝頭青黃縱橫

三十年河東河西是人的事

千萬年的淮南淮北

立錐之地站成不倒的旗幟

陳年的芬芳泡進茶裡

喝一口裝醉了

來說一段詩人的往事……

橘,芸香科植物,早在漢代即有大規模人工種植的記載,當時柑橘不分,直到後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果部》將其做了詳實的分類“橘實小,其瓣味微醋,其皮薄而紅,味辛而苦;柑大於橘,其瓣味酢,其皮稍厚而黃,葉辛而甘”。無論是柑是橘,其通身都可取材。果肉酸甜,潤肺開胃;果皮存放即是陳皮,可祛痰止咳;橘絡也有通絡順氣等功效。楚香制香多取陳皮,與香茅、艾草一樣,是楚香製作中,使用較多且最為常用的香藥材。

韓雪

2020年1月19日

一人僅限一次

聯繫人:吳玲、楚楚

電話微信同步:15391514934、 13971581795

香之唯用,除了品玩,更關乎健康。2020防疫,從每人攜香囊開始。非遺楚香傳承人特製十味香藥方任選。

1、兒童防疫香方

2、提神醒腦防疫香方

3、驅蚊蟲防疫香方:

4、預防冠心病香方

5、春夏節氣防疫香方

6、預防流感香囊配方

7、預防鼻炎香囊配方

8、季節防疫散

9、山奈蒼朮散(預防兒童上呼呼道感染)

10、失眠安神香囊

所有香方結合中藥調理的原理,以香方配伍的方式,香氣更加濃郁。香與藥在性味上的區別正是如此!

1、兒童防疫香方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2、提神醒腦防疫香方

3、驅蚊蟲防疫香方

4、預防冠心病香方

5、春夏節氣防疫香方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6、預防流感香囊配方

7、預防鼻炎香囊配方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8、季節防疫散

9、山奈蒼朮散(預防兒童上呼呼道感染)

10、失眠安神香囊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以上圖片均為贈送楚香香囊實拍,聯繫香使獲取領取方式!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楚香及傳承

楚香,是有著濃郁地方特色的中國天然香,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它的主要功能是以上藥服氣為根本強身健體,祛病避邪;以恭敬禮儀為呈現祀先供祖,怡養情志。眾多專家學者研究證明楚香是中國天然香之起源。眾所周知荊楚大地植被豐富,楚香正是運用道地香藥材,依據古法配伍,氣息清雅獨特,自成體系。

楚香非遺傳承人韓雪,字雪桐。作家、居士,出版長篇小說《淨土》,散文集《雪落三千院》,自幼受家學影響,傳承韓氏楚香製作技法,結合中國香文化進行長期的理論研究,於2018年末,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證,開始全面推廣楚香文化。目前是韓氏楚香唯一傳承人。

大武漢香文化研究院

大武漢香文化研究院是湖北日報大武漢新媒體傾力打造的一個楚香文化研究與推廣的平臺,使得楚香文化愛好者聚集交流,互動生髮。特別邀請作家、楚香非遺傳承人韓雪女士出任院長,同時還邀請各界專業學者擔任顧問。

一句楚辭一味香(拾玖):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