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基層不求聞達 做居民健康“守門人”——記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靳芳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行醫一時,鞠躬一生;不求聞達,但求利人。”這是黨員靳芳從事醫療服務行業二十寒暑的座右銘。

從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全科護師、婦幼保健專幹到城西區人大代表、青海省勞動模範再到中國好護士、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始終植根基層的靳芳一直踐行著南丁格爾精神,不斷鑽研業務成為了群眾認可、技術精湛的健康“守門人”。

受父親外科醫生職業的影響,看到父親救治患者、挽救生命,當一名醫生的種子,早早就在靳芳心裡紮下了根。

然而,由於上中學時因患病休學兩年,靳芳與高考擦肩而過,卻依然走進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衛生學校,開始學習護理專業。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雖然沒能成為醫生,但是同樣從事了醫療工作,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靳芳回憶道,為了練習皮試手法,她反覆在自己的左前臂上練習,皮試針眼排成隊,甚至紮成馬蜂窩。正是憑著這股子韌勁兒,靳芳以優異的成績從衛校畢業,於2000年進入西寧市城西區尕寺巷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

“那時候主要工作對象是轄區老人,由於老年人血管細,想要減輕老年患者輸液時扎針的痛苦,紮實的基本功和熟練的技術缺一不可。”帶著從學校積累的功底和始終如一的堅韌,靳芳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幾乎做到了“一針見血”,服務基層讓她紮實練就了“硬功夫”。

同時,為了使自己的專業理論基礎更加紮實,更好地指導實踐,通過3年的學習靳芳取得了大學學歷,2011年5月考取護師職稱,不僅工作能力得到提升,還實現了“工作促學習,學習助工作”的良性循環。

2013年11月,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運營,作為虎臺中心的開荒者之一,靳芳承擔了以孕產婦管理為主的多個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成為了一名全科護師,主要承擔轄區內孕產婦的訪視工作。從2011年至今,共訪視孕產婦1500餘人次,兒童保健2300餘人次,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任務,在全省考核檢查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為了提高服務效率,中心為醫護人員配了電動車,而靳芳的電動車卻被她塞得滿滿當當:“踏板位置放著產後訪視包,後座上馱著兩個凳子、橫幅和一疊健康宣教資料,到了我管轄的小區,在訪視完產婦的同時,順便給居民做慢性病隨訪和健康宣教。”

這輛車不僅承載著靳芳對工作的熱情和勤奮,也是對患者滿滿的關愛和認真。就是馱著這一車的“裝備”走街入戶,善於思考的她,發現了許多可以改善的細節,對工作的進一步完善貢獻了力量。

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2019年“靳芳勞模創新工作室”落戶虎臺中心,而榮譽則是更好的工作標準。

2020年除夕,因為疫情的到來打亂了靳芳和家人團圓的計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積極響應主管部門號召,無條件服從中心工作安排,義無反顧投入到抗疫第一線。

從1月24日起,中心人員24小時對轄區內外來人員進行詳細詢問及排查,認真、細緻講解當前疫情情況,並告知消毒、隔離注意事項。靳芳帶隊對全部居家隔離觀察人員進行隨訪,對封閉隔離人員的體溫、呼吸道症狀、流行病學調查、消毒等進行詳細記錄,及時更新防護知識,每天下午按時彙總隨訪情況。

防護用品緊缺時,她帶頭在崗時不喝水不吃東西,減少防護用品的消耗,並做好個人防護,到居家隔離人員家中進行診治,轉送發熱患者到發熱門診就診,24小時值班認真接聽諮詢電話及時處置及時上報,並對突發情況進行處理,那段時間通宵加班變成了常態。“雖然沒能跟家人過一個團圓年,但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靳芳說。

不僅是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代表,靳芳更是千千萬萬的基層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者的縮影。他們植根基層不求聞達,成為了護佑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和貼心人,雖然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正是他們幾十年來初心不改的默默堅守,心繫群眾的職責擔當,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併為健康青海、全面小康做出了積極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